[实用新型]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58039.3 | 申请日: | 2020-04-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56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陆秀平;黄贤源;王许;张乾隆;姚卫;张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92859部队 |
| 主分类号: | B63B23/40 | 分类号: | B63B23/4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利文 |
| 地址: | 30006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 水面 测量 艇布放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其技术特点是:包括一个主梁、二个副梁和一个回收篮,二个副梁垂直安装在主梁前后两端,两个副梁两端的底部通过四条承重缆绳与回收篮连接在一起;在主梁两端分别安装有吊架滑动轮;在副梁一侧末端安装有副梁滑动轮;在回收篮内侧安装有护板,在回收篮外侧安装一组浮体。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其采用主梁、副梁及吊篮结构并将其与母船或岸基的吊架相结合,可实现无人水面测量艇的布放与回收功能,不仅满足了在作业海域回收无人水面测量艇的安全性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无人遥控测量艇的回收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海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无人水面测量艇是一种无人操作的水面舰艇,主要用于执行危险以及不适于有人船只执行的任务,而无人水面测量艇的布放回收技术是无人水面艇能否成功运行的关键。
当前使用的无人水面测量艇大多是以搭载在大型舰艇上的刚性充气艇为基础发展而来,其布放与回收利用了母舰上现成的吊艇架或坡道进行,该方法适用于低航速、低海况情形,而且需要人力参与(如操纵起重机、挂接无人水面艇等),存在效率低、危险性大等问题。如何保证无人水面测量艇在布放和回收过程中的安全性能并提高工作效率,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安全可靠且工作效率高的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包括一个主梁、二个副梁和一个回收篮,二个副梁垂直安装在主梁前后两端,两个副梁两端的底部通过四条承重缆绳与回收篮连接在一起;在主梁两端分别安装有吊架滑动轮;在副梁一侧末端安装有副梁滑动轮;在回收篮内侧安装有护板,在回收篮外侧安装一组浮体。
所述回收篮前端底部安装有倒挂钩横梁。
所述主梁由两个平行钢架连接构成,所述吊架滑动轮通过销子安装在两个平行钢架之间。
所述副梁与回收篮的承重缆绳长度可调。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其采用主梁、副梁及吊篮结构并将其与母船或岸基的吊架相结合,可实现无人水面测量艇的布放与回收功能,不仅满足了在作业海域回收无人水面测量艇的安全性要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无人遥控测量艇的回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其中,1-主梁,2-吊架滑动轮,3-副梁,4-副梁滑动轮,5-回收篮,6-浮体,7-护板,8-承重缆绳,9-倒挂钩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无人水面测量艇布放回收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个主梁1、二个副梁3和一个回收篮5,所述二个副梁垂直固装(硬连接)在一起并分设在主梁前后两端,两个副梁两端的底部通过四条承重缆绳8与回收篮连接在一起。
在主梁两端分别安装有吊架滑动轮2,通过吊架滑动轮可以母船或岸基的吊架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主梁包括两个平行的钢架,吊架滑动轮通过销子安装在两个平行的钢架之间,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在无人水面测量艇回收过程中,减少主梁与吊架滑动轮由于外挂接产生的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92859部队,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92859部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80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阀球衬的拆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材切断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