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6558.6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0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刁邦宏;陈军培;张龙武;徐志海;袁兴明;李跃丰;高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裕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E02D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南城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呈管状的桩体,所述桩体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破土锥,所述破土锥包括呈圆柱状的连接部和呈圆锥体状的破土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桩体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破土部的尖端远离所述桩体。本实用新型其优点在于便于入桩以及便于入桩深度达到预应力管桩的最小设计桩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
背景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当前,随着高层建筑,特别是多层地下室建筑结构的兴起,预应力管桩因其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且造价低的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地下工程中。在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程中,当场地局部坚硬、基岩埋藏较浅且岩层分布复杂、起伏较大时,通常需要在场地中引孔以形成孔径小于预应力管桩的桩位孔,然后再将预应力管桩沉入到桩位孔中。
然而,采用这种方式,由于桩位孔的孔径小于预应力管桩的孔径,因此预应力管桩在进入岩层较浅的区域中时,由于土石回填至桩位孔中,使得预应力管桩会存在入桩困难、入桩深度达不到预应力管桩的设计最小桩长的要求等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施工质量及施工工期,故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其优点在于便于入桩以及便于入桩深度达到预应力管桩的最小设计桩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预应力管桩结构,包括呈管状的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下端可拆卸安装有破土锥,所述破土锥包括呈圆柱状的连接部和呈圆锥体状的破土部,所述连接部的端面与所述桩体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破土部的尖端远离所述桩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土锥可拆卸连接,方便运输的同时,可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事故,将桩体以及破土锥运输到工地后,工作人员将破土锥安装到桩体的下端,然后吊起桩体,使得桩体的转轴与桩位孔的中轴线对齐,然后下降桩体,使得破土锥的尖端进入桩位孔中,接着锤击桩体,桩体打入过程中土石回填,破土锥的尖端则将土石挤开,使得桩体可以顺利下降,直至将桩体打入到预定位置即可,从而便于入桩以及便于入桩深度达到预应力管桩的最小设计桩长。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桩体的下端面设置有卡接槽,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桩体的端面设置有T形的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卡接槽滑移配合,所述卡接槽的一端设置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卡接槽相连通,所述插接槽与所述滑块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破土锥时,首先,将滑块插接到插接槽中,当破土锥的顶面与桩体的端面相贴合时,转动破土锥,使得滑块滑入卡接槽中,直至滑块与卡接槽远离插接槽的一端相抵触时停止,如此可以快速方便的安装好破土锥。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插接槽内还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卡接槽端口的弹性插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好破土锥后,在将弹性插块插接至插接槽中,使得卡接槽卡接插接槽的一端封闭,从而防止破土锥在桩体移动时掉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土锥的最上端的直径与所述所述桩体的外侧直径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破土锥的最上端的直径与桩体的外侧直径相等的设置,保证桩体与破土锥连接处的平滑度,从而保证入桩时更加顺利。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破土锥的侧面设置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中插接有手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的设置方便操作人员安装破土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裕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裕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65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