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吊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55334.3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9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华;陈显鑫;叶志;覃彦翔;熊莎莹;覃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62 | 分类号: | B66C1/62;B62D65/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04 | 代理人: | 王戈 |
| 地址: | 5450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吊具,包括吊挂部和两个设置于吊挂部的吊钩(2),吊钩(2)包括水平的连接座(21),连接座(21)的顶部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吊装处侧翻边平行的安装槽,吊装状态下,吊车吊起吊挂部,汽车车身吊装处的两侧翻边分别卡接在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吊具,一方面,结构简单、轻便且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完成吊装工作,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吊钩(2)在连接座(21)顶部设置有安装槽,汽车车身吊装处的两侧翻边卡接于安装槽内,能够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吊具与汽车之间的连接更加安全稳定,防止在移动过程中车身整体发生晃动,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生产线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吊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生产线上,汽车需要移动到不同的位置进行装配、涂装或运送到指定位置,这就需要用到汽车吊具,现有技术的一种龙门式汽车吊具,吊装的位置是车身的底部大梁,主要包括吊装框架和四个对称布置的吊钩,吊钩能够旋转,由于流水线和吊具并没有限位的装置,所以只能靠人工去定位吊装的位置,工作时,至少需要四个人来操作,将车身装入吊具并且固定住。
现有技术的汽车吊具至少需要四个人来操作,不仅需要耗费的人工成本大,效率低下,而且由于结构复杂,重量很大,移动的过程中吊具整体晃动严重,加重了操作难度,操作危险,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吊具,包括吊挂部和两个设置于所述吊挂部的吊钩,所述吊钩包括水平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设置有与汽车车身吊装处的侧翻边平行的安装槽,吊装状态下,吊车吊起所述吊挂部,所述汽车车身吊装处的两侧翻边分别卡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吊具吊装的位置为汽车车身的侧翻边,只包括两个吊钩,工作时将汽车车身两侧的侧翻边卡装在连接座的安装槽内,就可以实现吊具与汽车的固定,再利用吊车吊起吊挂部,就可以将汽车移动到指定位置;本实用新型的汽车吊具不仅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轻便,能够有效防止吊具在移动过程中发生晃动,操作安全,且只需要两个人就可以将吊具与汽车固定住,节约了人工成本,有效提高吊装下线效率。
可选地,所述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和两个平行设置于所述连接座本体顶部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相对的两侧壁形成所述安装槽的内外两槽壁,所述支撑块的材料为柔性材料。
连接座包括连接座本体和两个平行设置的支撑块,连接座本体起到支撑、固定两支撑块的作用,支撑块的材料为柔性材料,如聚氨酯,能够在支撑块与汽车车身表面直接接触时,起到保护汽车车身的作用,防止划伤汽车车身或防止汽车车身在碰撞中产生变形。
可选地,所述吊挂部为横梁组件,所述吊钩铰接于所述横梁组件的两端部,所述吊钩能够绕铰接处在与所述横梁组件轴向平行的竖直平面内转动,吊装状态下,所述吊钩与所述横梁组件垂直。
本实用新型设置横梁组件主要起到主体承重的作用,工作时,吊车与横梁组件的中部连接,保证两个吊钩受力的一致性,防止吊具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晃动,提高操作的安全性;此外,吊钩能够绕铰接处在与横梁组件轴向平行的竖直平面内转动,即当吊具靠近汽车顶部时,可以先转动吊钩远离汽车车身,防止吊钩在下降的过程中与汽车车身发生碰撞,划伤车身的外表面。
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的两端部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位于两个所述吊钩相对的内侧,吊装状态下,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吊钩的铰接部相抵。
横梁组件的两端部在吊钩相对的内侧还设置有限位块,吊装状态下,即吊钩与横梁组件保持垂直时,限位块能够与吊钩的铰接部相抵,起到限制吊钩转动的作用,防止吊钩在垂直状态下还继续向内转动,与汽车车身发生碰撞,对汽车车身造成损伤。
可选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中部向上拱起的上横梁与水平的下横梁,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中部通过位于所述上横梁与所述下横梁之间的加强梁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53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提锤机构及中型动力触探机
- 下一篇:一种泥浆冷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