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4530.9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77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维翰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B01F15/02;B01F15/00;B01F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299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治理 土壤 自动 修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取土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有螺旋输料辊,混合筒上部开设有蛇形通槽,蛇形通槽内嵌套有滑动下料管,滑动下料管外侧套设有水平矩形框,水平矩形框通过连杆连接有曲柄滑块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混合筒、蛇形通槽、滑动下料管、水平矩形框和曲柄滑块机构,实现滑动下料管在蛇形通槽内往复移动,实现修复药剂均匀的进入到混合筒内,在螺旋输料辊的配合下,与翻动的土壤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实现土壤的连续取土、混合和回填,实现自动修复作业,减少人员干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土壤治理采用化学修复的方式,周期短,施工方便,传统的土壤修复药剂与土壤混合需要人工操作机械进行播撒,但是土壤修复药剂与土壤混合效果不佳,修复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机械,需要人工频繁干预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包括车体、取土机构和混合机构;所述混合机构包括混合筒,混合筒内设有螺旋输料辊,混合筒末端设有下料管;所述混合筒上部开设有蛇形通槽,蛇形通槽内嵌套有滑动下料管,滑动下料管上端通过软管连通有药剂箱;所述滑动下料管外侧套设有水平矩形框,水平矩形框通过连杆连接有曲柄滑块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车体前端设有取土机构,取土机构包括取土罩,取土罩内嵌套有传动链,传动链外侧固定连接有等距分布的铲斗,传动链内侧齿合有带轮,带轮转动连接有固定架,固定架与车体固定连接,带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柴油机的输出轴,取土罩后侧通过导料罩连通有混合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取土罩为下端开口的环形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合筒与车体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旋输料辊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柴油机的输出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下料管外壁固定连接有滑块,水平矩形框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的纵向滑槽,滑块嵌套在纵向滑槽内并与纵向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药剂箱内设有螺旋下料辊,螺旋下料辊通过传动组件连接有柴油机的输出轴;所述车体前端设有升降轮组件,升降轮组件包括与升降框转动连接的方向轮,升降框贯穿有丝杆,丝杆上端设有把手;所述车体后侧设有驱动轮,驱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柴油机的输出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混合筒、蛇形通槽、滑动下料管、水平矩形框和曲柄滑块机构,实现滑动下料管在蛇形通槽内往复移动,实现修复药剂均匀的进入到混合筒内,在螺旋输料辊的配合下,与翻动的土壤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提高了混合效果,提高土壤修复效果,实现土壤的连续取土、混合和回填,实现自动修复作业,减少人员干预。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中混合筒的立体图;
图3为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中混合筒的俯视图;
图4为环境治理用土壤自动修复装置中水平矩形框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维翰,未经李维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4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通风的人防用门
- 下一篇:用于油田作业底盘的倒车雷达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