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4487.6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31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高崇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中德安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1R4/70;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态 耦合器 触电 防掉帽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去耦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包括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和安装于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内部的固态去耦器;所述固态去耦器底部设置有绝缘接线柱,绝缘接线柱用于连接管道或地床的连接线,绝缘接线柱上设置有绝缘帽。本实用新型显著地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在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器安装、性能检测或阴保测试需要断开管、地连接线时发生触电的风险,提高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防触电安全系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态去耦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为减小交流杂散电压对油气长输管道的腐蚀,石油场站及外部管线上使用的固态去耦器/排流器数量很多。多年来一直采用圆柱形钢管加方形桩头作为固态去耦器/排流器安装的防护箱附件,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三个缺陷:
其一,固态去耦器/排流器与管道及地床的连接线直接在箱体内用裸露的金属端子及螺栓连接;管道上经常带有杂散电流干扰,其干扰电压有时可达到几十~上百伏;而潮湿环境下,人体安全电压小于15伏;人员在直接接触裸露金属部分时,容易发生触电现象。
其二,由于设备箱体下端狭小,高度仅有5cm,工作人员在安装、检测时操作空间受限,增大了操作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其三,因箱内操作空间狭窄,下部穿线钢管口径大,经常发生螺栓螺帽、工具、小型仪表等掉落到钢管中无法取出,造成检测后设备恢复困难。不得不往返取件,费时费工,大幅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包括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和安装于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内部的固态去耦器;所述固态去耦器底部设置有绝缘接线柱,绝缘接线柱用于连接管道或地床的连接线,绝缘接线柱上设置有绝缘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态去耦器防护箱的下部设有操作空间,操作空间的宽度为24cm,高度为19cm,总操作面积为456cm2。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底部连接有穿线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穿线钢管伸出固态去耦器防护箱底部0.5c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穿线钢管与固态去耦器防护箱的连接处加装有防掉落过线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防掉落过线挡板上留有供连接管道或地床连接线贯穿的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显著地降低了现场操作人员在固态去耦合器/排流器安装、性能检测或阴保测试需要断开管、地连接线时发生触电的风险,提高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防触电安全系数;
2、通过对设备结构的改进,增加了箱体下部操作空间,极大改善了现场操作的便利性,提高了安装、产品性能测试和阴保检测的效率;
3、利用过线挡板,在不影响测试工作的前提下解决了经常出现的螺栓螺帽、工具、小型仪表等掉落到钢管中无法取出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固态去耦合器防触电、防掉帽结构中防掉落过线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中德安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中德安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44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用液冷型制动电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工艺陶瓷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