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9251.3 | 申请日: | 2020-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99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锋;乔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福瑞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1/00 | 分类号: | B65B1/00;B65B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粉料包 装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涉及油茶生产技术领域。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人字分流输送管、缓冲下料装置及包装装置,所述缓冲下料装置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圆柱形透明观察筒及锥形下料斗,所述透明观察筒的内壁竖直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设置有驱动其沿透明观察筒内壁做圆周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刮板顶端的水平连接杆及驱动水平连接杆围绕透明观察筒的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及时清除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上的物料,具有实用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茶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
背景技术
油茶是传统小吃中的滋补佳品。用面粉放入锅内炒到颜色发黄,麻仁炒至焦黄,加入桂花和牛骨髓油,拌搓均匀,然后将搓得均匀的面茶放在碗内,加上白糖,用开水冲成浆糊状即可。油茶味道甜美,可作为早餐或午点,很受百姓喜爱。在工业化的油茶生产过程中,需要制作好的油茶送入包装机里。
参照图5,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其包括人字分流输送管1、与人字分流输送管1底端连通的缓冲下料装置2及与缓冲下料装置2底端连通的包装装置3,所述缓冲下料装置2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圆柱形透明观察筒21及锥形下料斗22。工作时,物料从人字分流输送管1进入下料斗22内,然后进入包装装置3,透明观察筒21用来观察下料斗22的内部工作情况,帮助工作人员排除下料斗22内可能出现的故障。
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油茶粘度较高,在从人字分流输送管落入下料斗的过程中,会有大量物料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造成工作人员无法观察下料斗内部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其能够及时清除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上的物料,具有实用性高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立式粉料包装机,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连通的人字分流输送管、缓冲下料装置及包装装置,所述缓冲下料装置包括从上之下依次连接的圆柱形透明观察筒及锥形下料斗,所述透明观察筒的内壁竖直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设置有驱动其沿透明观察筒内壁做圆周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刮板顶端的水平连接杆及驱动水平连接杆围绕透明观察筒的轴线转动的驱动电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透明观察筒内壁上粘附的物料较多,影响观察透明观察筒的内部情况时,可以启动驱动电机,此时,刮板沿观察筒内壁做圆周运动,会将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上的物料刮除,从而不影响工作人员观察下料斗的内部情况。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明观察筒内的顶面设有与其同轴线的环槽,所述刮板的顶端位于环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对刮板起到了限位作用,使其在转动过程中更加稳固,始终能与透明观察筒的内壁接触,保证对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上的物料的刮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环槽的竖直截面呈顶边长度大于底边长度的等腰梯形,所述刮板的顶端呈与环槽相适应的形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槽实际为燕尾槽的结构,其能够在保证刮板沿环槽转动的同时,又限制了刮板在竖直方向的移动,极大的提升了刮板在转动过程中的稳固性,提升了其物料的刮除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刮板与水平连接杆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空腔,所述空腔连通有供气装置,所述刮板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出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气孔的作用下,刮板能够在刮除前预先对要刮除的区域进行吹气,在两者的配合下,极大的提升了对粘附在透明观察筒内壁的物料刮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福瑞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福瑞德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92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防滑的图书架
- 下一篇:基于移动密集架的智能空气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