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足下垂支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8772.7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思远;朱钧;滕兆麟;马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足下 垂支具 | ||
本实用新型一种柔性足下垂支具,是穿于鞋内的袜式踝足矫形器,包括固定部、包裹部、拉伸部和限位部。其中小腿与足踝的无弹性包覆带作为主支架,膝关节处的硅胶高弹性固定部起固定作用,前足和胫前的高弹性拉伸部和后足的低弹性限位部共同作用提供足部背伸。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清洗,舒适性佳,轻便耐用,对于足下垂患者具有矫正作用,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踝足矫形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足下垂支具。
背景技术
由于脑卒中或其他中枢及外周神经疾病和损伤造成的足尖上抬不完全或不能现象,造成行走步态异常,即足下垂。患者为了补偿患侧肢体的异常步态,通常会使用健侧足尖着地及大腿过度上抬进行补偿。目前保守治疗方法之一为佩戴矫形器,即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以及小腿、足部尺寸选择矫形器使踝关节角度保持在一个范围之内,行走时步态得到一定的纠正。
目前,足下垂矫形器材料主要采用塑料、金属和复合材料,但使用过程中材料的性质对矫形器的使用有所限制。如金属材质硬度较高,使得患者佩戴矫形器舒适度较差;塑料材质无多孔结构,在吸湿排汗性方面也不甚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足下垂支具,结构简单,便于清洗,舒适性佳,轻便耐用,对于足下垂患者具有矫正作用,实用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柔性足下垂支具,包括包裹部、固定部、拉伸部以及限位部;所述包裹部包括小腿包裹部、踝后包裹部、足上包裹部和足下包裹部,呈人体足踝曲线状,所述小腿包裹部呈n字型,一端连接所述踝后包裹部的一端,另一端连接所述足上包裹部的一端,所述足下包裹部呈直线型,两端分别连接所述踝后包裹部和足上包裹部的另一端;所述拉伸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胫前拉伸部、足上拉伸部和足下拉伸部,所述胫前拉伸部的顶部和外侧面连接于所述小腿包裹部,所述足上拉伸部部分侧面外侧连接于所述足上包裹部的内侧,所述足下拉伸部底部连接于所述足下包裹部;所述限位部包括依次连接的胫前限位部、足上限位部和足下限位部,所述胫前限位部连接于所述胫前拉伸部的内侧面,所述足下限位部底部连接于所述足下包裹部。
进一步的,所述足上拉伸部和足下拉伸部连接形成O型。
进一步的,胫前拉伸部、足上拉伸部之间的夹角小于等于90°。
进一步的,所述胫前限位部、足上限位部和足下限位部连接形成U型。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部和拉伸部采用硅胶的高弹性纺织材料,所述限位部采用低弹性纺织材料。
进一步的,所述包裹部采用无弹性纺织材料。
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为穿于鞋内的袜式踝足矫形器,具备隐蔽性,保护患者隐私;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包裹部,在膝关节处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住;
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拉伸部和限位部,共同作用提供足部背伸;
本实用新型由于包裹部采用柔性的莱卡材质,增加患者使用的矫形器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柔性足下垂支具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8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卷筒保护膜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板材加工用喷涂烘干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