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8039.5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3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宏印;陈兴权;罗力军;刘章军;卢海林;李培涛;王亚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杨晓燕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箱梁桥 体外 预应力 转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向轴与体外预应力钢束,支撑架与箱梁桥箱室内壁连接,转向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体外预应力钢束周向缠绕在转向轴上,其中,支撑架包括横向钢板,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与侧锚固板,横向钢板设置在箱梁桥梁体底部,第一限位加劲钢板设置在横向钢板两侧且与箱梁桥箱室内壁连接,用于限制体外预应力钢束位移,侧锚固板设置在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与箱梁桥梁体之间,用于固定第一限位加劲钢板;转向轴设置在横向钢板与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之间。本实用新型能解决传统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转向装置不易施工、增加自重,钢桁架转向装置拼装困难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维修加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已广泛应用,利用预应力钢束在桥梁外侧合理地施加预应力,使桥梁主动受力,以预应力产生的反弯矩抵消部分外荷载产生的内力,以此达到改善桥梁使用性能和提高结构承载的目的。该实用新型专利是源于对箱梁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的改进,该实用新型重点是对体外预应力转向装置的改进。
目前,连续箱梁桥体外预应力转向装置多采用混凝土转向块、钢桁架转向装置以及二者组合的形式。混凝土转向块主要是通过梁体植筋,配置转向块钢筋,然后从箱梁顶板灌注混凝土,立模浇筑,待养护期过后形成混凝土转向块。钢桁架转向装置主要在工厂加工组件,然后在现场通过植筋与节点板将杆件组装,形成钢桁架转向装置。
现有混凝土转向块增加结构自重且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钢桁架转向装置中杆件运输、吊装及拼装难度较为复杂,必要时还存在响应的预应力摩擦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转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混凝土、钢桁架等形式的转向装置所存在的结构自重、施工难度及施工成本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连续箱梁桥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向轴与体外预应力钢束,支撑架与箱梁桥箱室内壁连接,转向轴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体外预应力钢束周向缠绕在转向轴上,其中,支撑架包括横向钢板,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与侧锚固板,横向钢板设置在箱梁桥梁体底部,第一限位加劲钢板设置在横向钢板两侧且与箱梁桥箱室内壁连接,用于限制体外预应力钢束位移,侧锚固板设置在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与箱梁桥梁体之间,用于固定第一限位加劲钢板;转向轴设置在横向钢板与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之间。
进一步地,横向钢板与箱梁桥箱室内壁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限位加劲钢板与箱梁桥箱室内腹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侧锚固板与箱梁桥箱室内腹板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转向轴与横向钢板,第一限位加劲钢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进一步地,横向钢板、第一限位加劲钢板和侧锚固板均为Q345钢板。
进一步地,转向轴材料为钢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采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结构简单,安装便捷,成本低且易于施工。
2、所采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可根据施工要求,合理改变体外预应力钢束偏心距。
3、所采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尺寸可控,可适用于各种形式的连续箱梁桥。
4、所采用的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减少了对混凝土的需求,重点突出钢材在体外预应力钢束转向装置中的优点。
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解决传统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转向装置不易施工、增加自重,钢桁架转向装置拼装困难等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8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园林绿化树苗防护罩
- 下一篇:一种具有防丢失效果的校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