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和边坡防护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7583.8 | 申请日: | 2020-04-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8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燕华;李旺生;程小兵;许晓彤;吕强;许海勇;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2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李凤 |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膨胀 土边坡 大框格 防护 单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和边坡防护结构,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设有四根截面为矩形的杆件,所述杆件为预制杆件,在所述预制杆件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透水孔,相互连接的两根所述预制杆件通过圆柱状连接桩相连,在所述预制杆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圆柱状连接桩吻合的弧形凹槽接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大框格防护单元的膨胀土边坡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四边形大框格拆分为4个重量较轻的预制杆件,便于搬运、拼装施工;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将4个预制杆件拼装为一个大型中空的框格结构,利用其体积大、厚度厚、可以盛放足够耕植土的优势,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水土保持条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边坡防护单元及边坡防护结构,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和膨胀土边坡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膨胀土富含膨胀性粘土矿物,是一种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软化、失水收缩干裂的特殊粘土,具有胀缩显著、裂隙发育和超固结等特征。边坡膨胀土多为非饱和土,土中水分通过地表蒸发,经过反复干湿交替后,土体发生吸水膨胀失水收缩变形,在膨胀土中产生胀缩裂隙。
对于膨胀土边坡,由于膨胀土经反复干湿交替,裂隙开展导致膨胀土边坡失稳。由于该原因,水利工程中的膨胀土边坡极易发生滑坡灾害。例如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穿越中部地区的膨胀土区域累计长度387km,沿线发生大量滑坡、坍塌和水土流失等严重地质灾害问题。
针对上述现象,南水北调和引江济淮工程膨胀土边坡采用了水泥改性土对原膨胀土层进行一定厚度的换填。目的是达到隔绝膨胀土与外部水体交换的目的,预防膨胀土发生裂缝和膨胀,增加护岸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与此同时,由于换填土隔绝了上下土层之间水分的连通,植物的生长所需要的分水和营养物质主要依靠护岸结构提供,小型生态结构由于体积与孔洞均较小,无法盛放足够的耕植土,不适应膨胀土段。膨胀土段往往采用于体积大、厚度也较厚,可以盛放足够耕植土的整体预制式大框格结构。但此类结构由于单个结构块体大、重量大,现场受施工场地及施工环境影响,机械化作业水平低、施工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需要针对膨胀土边坡换填土区域的特定岸坡防护情景,提出一种综合考虑植物生长条件和施工便利条件的生态岸坡防护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兼顾植物生长条件和施工便利条件的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和膨胀土边坡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该单元采用矩形框结构,设有四根截面为矩形的杆件,所述杆件为预制杆件,在所述预制杆件上设有沿其宽度方向延伸的透水孔,相互连接的两根所述预制杆件通过圆柱状连接桩相连,在所述预制杆件的两端设有与所述圆柱状连接桩吻合的弧形凹槽接口。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上述大框格防护单元的膨胀土边坡防护结构,该防护结构设有至少一级防护结构,每级防护结构设置在对应级别的坡面上,在每级坡面的顶部和底部各设有一个平台,所述每级防护结构设置在两个所述平台之间,设有多个所述大框格防护单元,是由所述圆柱状连接桩和所述预制杆件拼接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针对整体预制式四边形大框格重量大的缺点,将其拆分为4个重量较轻的预制杆件,便于搬运、拼装施工;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将4个预制杆件拼装为一个大型中空的框格结构,利用其体积大、厚度厚、可以盛放足够耕植土的优势,可为植物生长提供有利水土保持条件。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不但适宜植物生长,还便于现场施工,特别适用非平地边坡、无法采用机械化施工的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的预制杆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膨胀土边坡的大框格防护单元的圆柱状连接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75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组合式气浮除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动套丝机冷却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