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7318.X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36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云;刘杰鹏;李喜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D1/22 | 分类号: | B28D1/22;B28D7/00;B28D7/04;B24B19/02;B24B19/22;B24B41/04;B24B41/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1564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陶瓷 结构件 切削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送料组件、载料组件和切削组件,载料组件位于送料组件的出口端;载料组件包括载料盘和用于驱动载料盘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载料盘上周向间隔地设有若干凹槽,载料盘具有进料位置、加工位置和出料位置,凹槽由送料组件在进料位置向其内装载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切削组件设于载料盘的一侧并用于对位于加工位置上的凹槽内的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进行切削加工;载料盘上还设有用于对凹槽内的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进行限位的张紧机构。该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能实现切削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开槽的质量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磨削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
背景技术
特种陶瓷,是一种具有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可以广泛应用于指纹识别模组、手机陶瓷边框、轴承套件、电子器件中散热片等领域中。其中,微晶锆陶瓷是一种以二氧化锆为基体制得的功能陶瓷材料,其晶相结构为纳米尺寸级别,具备耐磨、耐腐蚀、耐撞击、高强度、高韧性、热稳定性好等诸多优良特性。陶瓷插芯是一种由锆基材料经过特殊配方和高精密度加工而成的特种陶瓷结构件,是光纤活动连接器的核心部件,在某些适配器中,需要对陶瓷插芯进行表面开槽,由于其陶瓷材料的硬度和耐磨型,以及高加工精度的要求,其开槽难度较大。现有开槽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夹具固定陶瓷插芯,如图1所示,夹具包括带有齿型凹槽的和上压板b,操作员人工将陶瓷插芯c摆放到放料座a的凹槽中,使用上压板将插芯压住,然后再放到标准平面磨床进行定位加工。这种开槽加工方式人工操作工序多,加工效率低,需要增加中间的搬运环节、定位环节,受不同操作者的操作经验、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导致质量稳定性较差。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其切削的过程中,必须对夹具中同一排的插芯进行统一切削,如若出现夹具不稳或者切削出错,则将导致一批插芯都报废。
因此,如何将陶瓷结构件高效且稳定地移动至加工工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其能实现切削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同时提高开槽的质量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结构件的切削设备,其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送料组件、载料组件和切削组件,所述载料组件位于所述送料组件的出口端;
所述载料组件包括载料盘和用于驱动所述载料盘转动的第一动力机构,所述载料盘上周向间隔地设有若干凹槽,所述载料盘具有进料位置、加工位置和出料位置,所述凹槽由所述送料组件在所述进料位置向其内装载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
所述切削组件设于所述载料盘的一侧并用于对位于加工位置上的所述凹槽内的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进行切削加工;
所述载料盘上还设有用于对所述凹槽内的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进行限位的张紧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张紧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载料盘外周的多个辊轮和套设于所述辊轮的外周壁上的压料带,所述压料带的内侧面与装载于所述凹槽中的待切削的陶瓷结构件压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削设备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载料组件与所述切削组件之间间距的开槽深度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送料组件包括震动料斗和设于所述震动料斗的出口端的送料嘴,所述送料嘴正对于所述载料盘上的所述凹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削设备还包括用于收集切削加工完的陶瓷结构件的接料组件,所述接料组件位于沿陶瓷结构件的输送方向的末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料组件包括出料吹嘴和接料槽,所述接料槽设于所述载料盘的出料位置的下方,所述出料吹嘴与出料位置上的所述凹槽正对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切削组件包括砂轮和用于驱动所述砂轮转动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南充三环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73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