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拓扑网络及充电控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6571.3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48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绿电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曹瑞敏 |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国家民用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拓扑 网络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充电拓扑网络及充电控制系统,涉及电路技术领域。该充电拓扑网络可以包括:多组充电功率单元、多组第二直流接触器以及多组主直流接触器,多组充电功率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其中,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电连接至少一组第一直流接触器,多组第一直流接触器串联形成环形结构;每组充电功率单元分别通过一组主直流接触器电连接一个充电枪,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通过一组第二直流接触器,电连接环形结构上一组其他第一充电功率单元所连接的主直流接触器,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与其他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间隔至少一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使得功率的获取方式更加灵活,也减少了直流接触器的数量和充电设备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充电拓扑网络及充电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各类用电设备的飞速发展,充电设备也越来越多。例如,以电动汽车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成为节能减排、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工程。充电设备为用电设备提供能量补给,成为了用电设备的重要支撑系统。
相关技术中,充电设备通常包括充电枪、直流接触器和充电功率单元;充电枪、直流接触器和充电功率单元成矩阵排列。每个支路上设置有一个充电枪和多组直流接触器,每组直流接触器均与充电功率单元连接。例如,有12个充电功率单元时,当一个支路上需要设置13组直流接触器,有6个支路时,所需要的直流接触器数量为78组,即156个。
但是,相关技术中,充电设备所需要设置的直流接触器较多,会出现充电设备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充电拓扑网络及充电控制系统,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充电设备所需要设置的直流接触器较多,会出现充电设备的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拓扑网络,包括:
多组充电功率单元、多组直流接触器以及多个充电枪;所述多组直流接触器包括:多组第一直流接触器、多组第二直流接触器以及多组主直流接触器;所述多组充电功率单元包括:至少两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
其中,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电连接至少一组第一直流接触器,所述多组第一直流接触器串联形成环形结构;所述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分别通过一组主直流接触器电连接一个充电枪;
所述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通过一组第二直流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环形结构上一组其他第一充电功率单元所连接的主直流接触器,所述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与所述其他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间隔至少一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
可选地,所述多组直流接触器还包括:多组第三直流接触器;所述环形结构上相邻两组第一直流接触器之间连接一组第三直流接触器;
所述多组充电功率单元还包括:至少两组第二充电功率单元;每组第三直流接触器连接一组第二充电功率单元。
可选地,所述至少两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间隔设置,其中,相邻第一充电功率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一组第二充电功率单元。
可选地,若所述第一充电功率单元的个数为偶数,且,所述至少两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均匀设置在所述环形结构上,所述每组第一充电功率单元通过一组第二直流接触器,电连接所述环形结构上正对角线上位置上对应的一组所述其他第一充电功率单元所连接的主直流接触器。
可选地,所述多组充电功率单元中,不同充电功率单元具有同一预设充电功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系统,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充电拓扑网络,以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每组所述充电功率单元、每组所述直流接触器以及每个充电枪分别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绿电智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绿电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5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用临时简易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止护板变形的基槽支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