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6317.3 | 申请日: | 2020-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0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邹德昊;王月杰;王伟华;李金泽;何滨;卢轶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7/29 |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胡婉明 |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绝缘 环保 油泵 电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包括总护套,该总护套内设有数个单根式紧密平行轴向排列的导体,总护套外壁设有一层铠装层;可以实现电缆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操作及制造方式安全简易,减少对电缆绝缘性能的损害概率,增加非金属容量,达到无铅环保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潜油泵电缆生产技术是通过原材料的混炼、连续硫化、压铅、成缆、铠装等多道工序完成。其电缆绝缘与铅护套直接接触,其特点工序繁复,多工序制造极易造成对电缆绝缘的伤害。分段式的制造工艺既增加了制造成本,也不能保证电缆性能的稳定性,尤其是在绝缘挤出铅护套过程及铅护套线芯成缆时都容易造成电缆绝缘的损伤,以及铅护套的扭裂。无法一惯性地保持电缆性能的稳定性,致使电缆出现质量问题或事故,很难判断其发生部位。因此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以解决现有电缆存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包括总护套,该总护套内设有数个单根式紧密平行轴向排列的导体,总护套外壁设有一层铠装层。
前述的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其中,所述总护套为挤管式整体包覆式结构,该挤管式整体包覆式结构为高分子热塑型聚合物(C-FEP)材质,其厚度范围为0.5mm至3.0mm,内径范围为20mm至30mm;所述导体为电工用铜材质制成,其呈数个单根式紧密平行轴向排列在总护套内;该导体外壁设有一层耐高温聚酰亚胺膜,该耐高温聚酰亚胺膜外壁设有第一绝缘层,该第一绝缘层外壁设有第二绝缘层。
前述的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其中,所述耐高温聚酰亚胺膜的厚度范围0.1mm至0.35mm;所述第一绝缘层为高压橡皮层,其厚度范围0.5mm至3.0mm,采用连续硫化挤出机挤压包覆在导体外层;所述第二绝缘层为高分子热塑型聚合物(B-FEP),其厚度范围为0.25mm至2.0mm,采用挤塑机连续挤压包覆在第一绝缘层外部,使第一绝缘层和第二绝缘层组成耐高温的绝缘复合层;所述铠装层为钢带,其厚度范围0.25mm至0.5mm。
本实用新型的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具有以下优点:避免铅护层对电缆与环境的影响。减轻电缆重量,使电缆更加柔软,便于敷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导体、2耐高温聚酰亚胺膜、3第一绝缘层、4第二绝缘层、5总护套、6铠装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复合绝缘环保型潜油泵电缆,其包括总护套5,该总护套5内设有数个单根式紧密平行轴向排列的导体1,总护套5外壁设有一层铠装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3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