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及采用其的集装箱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6238.2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28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仕文;陈建宇;孙禾;朱雷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00 | 分类号: | B65D90/00;B65D90/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 地址: | 100071 北京市丰台区外***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用途 集装箱 采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及采用其的集装箱组件。多用途集装箱包括箱体框架和设置在箱体框架上的前板、侧板、底板和箱门;箱门和前板相对设置在箱体框架的前后两侧,箱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底板设置在箱体框架的底部,箱体框架、前板、侧板和箱门构成顶部具有开口的结构;箱门设置在门框上;门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上端的横向顶梁;箱门与立柱通过门铰链连接,并且箱门至少能够绕着立柱向集装箱内侧开启;横向顶梁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立柱转动连接,横向顶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立柱可拆卸连接。该集装箱降低了劳动强度,充分适应了车辆运力,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集装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及采用其的集装箱组件。
背景技术
如今,运输“长大货物”通常采用铁路敞车、公路专用挂车捆绑运输方式;运输“块状散装货物”通常采用铁路敞车加装篷布苫盖、普通集装箱、公路专用货车车厢等方式。某种运输方式通常只适合装载单一种性状的货物。遇到装运不同长度,不同体积,不同装卸条件的货物时,通常只能转换容器,转换车辆,造成车辆回程空驶及设备闲置等浪费。
随着国内环保压力剧增,全国正努力实施公路改铁路运输方式转变,铁路运输需求激增,运力不足。普通集装箱受技术条件影响,装卸效率低,适应能力差,闲置率高,空箱空驶现象严重。
传统运输形式的突出矛盾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长大货物:例如螺纹钢、钢管、棒材、钢板、卷板等大宗物资,通常采用铁路敞车、公路专用高栏挂车。铁路敞车运力紧张,铁路平车又无法达到装载加固要求,汽运排放污染环境,在“公转铁”实施过程中必然导致长期运力缺口。
(2)粉块状散装货物问题:例如:原煤、焦炭、矿石矿粉、球团、矿砂等,运输通常采用铁路敞车加苫盖、普通集装箱、公路专用厢式货车等方式。运输安全条件不稳定、扬尘及排放严重,迫于环保压力,汽运将受到严格限制、铁路运力不足的矛盾将更加突显。
(3)车辆承载能力使用不足问题:
普通20英尺集装箱、敞顶散货箱,40英尺集装箱的装载上限均为 30吨,而国内铁路主力车型承载能力为70吨,每车装两个20尺箱或一个40尺箱均会因装载亏重而造成运力浪费。
单个20尺箱只能装载长度6米以下货物,而且无法实现跨箱组合使用。严重影响运输效率。
综上所述,现有普通集装箱存在使用灵活性差,应用模式单一的问题。国家大力推广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多式联运模式,亟需研制适应能力更强,装载效率更高的集装箱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及采用其的集装箱组件。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多用途集装箱,其包括,箱体框架和设置在箱体框架上的前板、侧板、底板和箱门;其承载能力达到35吨以上。
箱门和前板相对设置在箱体框架的前后两侧,箱体框架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底板设置在箱体框架的底部,箱体框架、前板、侧板和箱门构成顶部具有开口的结构;
箱体框架包括门框,箱门设置在门框上;
门框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立柱,以及设置在两立柱上端的横向顶梁;
箱门与立柱通过门铰链连接,并且箱门至少能够绕着立柱向集装箱内侧开启;
横向顶梁的一端与其中一个立柱转动连接,横向顶梁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立柱可拆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德达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2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理发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玻璃生产的锡槽流道氮气增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