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ARM的飞机选择呼叫信号发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46051.2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刘贵行;鲍志浩;陈文远;冯鑫;谢馨;朱树仁;杜海龙;耿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F5/60 | 分类号: | B64F5/6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5 | 代理人: | 李美英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m 飞机 选择 呼叫 信号 发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M的飞机选择呼叫信号发射装置,微处理器分别与WIFI模块、显示屏、HF/VHF载波产生电路、调制器、低频程控放大器、加法器、程控衰减器及按键单元连接;加法器通过低频程控放大器与调制器连接,HF/VHF载波产生电路通过调制器与程控衰减器连接,程控衰减器通过HF/VHF天线接口与HF/VHF天线连接,WIFI模块通过WIFI天线接口与WIFI天线连接,手持端与和主机电路之间实现无线通信,电源单元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电源。装置能够模拟地面塔台的选择呼叫信号,测试人员通过手持端或者主机上的按键设置信号参数,对机载选择呼叫系统进行测试,成本低、节省人力资源,减少时间消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ARM的飞机选择呼叫信号发射装置,主要用于民航维修工作,可以对机载选择呼叫系统进行测试。
背景技术
每架飞机都固定有一个由四个英文字母组成的选择呼叫编码,当地面塔台等需要与某架飞机进行通信联系时,即通过HF或VHF通信系统发出该飞机的选择呼叫编码。其工作过程是当地面塔台呼叫时,选择呼叫编码通过地面的设备在HF或VHF频率上发射出去,机载设备在接收到信号后,对选择呼叫编码进行译码并和自身的编码相比对,如果一致则在驾驶舱有声音和灯光的提醒。
在机务维修过程中,机载选择呼叫系统的测试是飞机维护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飞机的接收天线都在机身的外部,因此一般流程是在机舱外用通信导航测试仪来产生含有HF或VHF载波的选择呼号信号,然后再到驾驶舱观察能否听到声音和看到灯光提醒。采用当前的测试方法,首先是通信导航测试仪生产销售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较为昂贵,难以大规模购买用于选择呼叫词条测试或者用于航空维修教学;其次导航测试仪无远程操作功能,测试人员需要在机外操作设备然后在驾驶舱观察测试效果,整个测试过程需要多次(大于10次)往返机舱内外,浪费大量人力和时间。
从中国知网上查询的:1.VOR-700接收机自动测试系统研究与开发,2.塔康导航机载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3.机载气象雷达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4.基于通用自动测试平台的机载无线电高度自动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的4篇文,都提到了目前机载无线电系统测试设备需要从国外进口,价格昂贵,需要开发设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测试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国外设备价格昂贵,测试过程中需要多次在机舱外和驾驶舱往返操作等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ARM的飞机选择呼叫信号发射装置。
该装置的主要任务是对目前民航飞机上装备的选择呼叫系统进行测试,装置能够模拟地面塔台的选择呼叫信号,测试人员通过手持端或者主机上的按键设置信号参数,通过安装在主机上的HF/VHF天线向外发射对应的选择呼叫信号,飞机在接收到选择呼叫信号后,可以在驾驶舱观察到相应的灯光和声音提醒。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ARM的飞机选择呼叫信号发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机箱、手持端和设置在主机机箱内的主机电路,所述主机电路由系统控制单元、信号生成单元、信息显示单元、通信单元和电源单元组成,系统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按键单元,按键单元包括方向键、频率键、功率键、代码键、发射键;信息显示单元包括显示屏;信号生成单元包括HF/VHF载波产生电路、调制器、低频程控放大器、加法器、程控衰减器和HF/VHF天线;通信单元包括WIFI模块和WIFI天线;电源单元为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电源;
所述微处理器分别与WIFI模块、显示屏、HF/VHF载波产生电路、调制器、低频程控放大器、加法器、程控衰减器及按键单元连接;
所述加法器通过低频程控放大器与调制器连接,所述HF/VHF载波产生电路通过调制器与程控衰减器连接,程控衰减器通过HF/VHF天线接口与HF/VHF天线连接,所述WIFI模块通过WIFI天线接口与WIFI天线连接,所述手持端与和主机电路之间实现无线通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0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吡氟酰草胺原药的混合设备
- 下一篇:一种罐体内壁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