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舟骨导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6011.8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53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程翰文;扶世杰;汪国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F5/058 | 分类号: | A61F5/058;A61F7/10;A61F7/0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大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57 | 代理人: | 徐杨松 |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舟骨导板,包括C型夹,C型夹包括弧形连接板和相互平行设在弧形连接板两端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第一螺纹孔内相对插设有调节螺栓,两根调节螺栓远离其头部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两块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水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舟骨导板,使用时,将C型夹夹在患者手掌的舟骨处,调节两根调节螺栓,将舟骨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之间,操作方便,同时通过向水袋内添加热水可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热敷,使患者感觉更舒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舟骨导板。
背景技术
舟骨是腕关节的一块小骨头,靠近排桡侧,形状如同舟。舟骨背面狭长,粗糙不平,与桡骨形成关节。该骨所处位置剪力大,运血不良,故难以愈合,目前的治疗方式多为打石膏或微创手术为主,治愈较慢,且病人遭受痛苦较大,是一个一直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舟骨导板,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舟骨导板,包括C 型夹,所述C型夹包括弧形连接板和相互平行设在所述弧形连接板两端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上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两个所述第一螺纹孔内相对插设有调节螺栓,两根所述调节螺栓远离其头部的一端分别通过转动机构与固定板转动连接,两块所述固定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水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舟骨导板,使用时,将C型夹夹在患者手掌的舟骨处,调节两根调节螺栓,将舟骨固定在两块固定板之间,操作方便,同时通过向水袋内添加热水可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热敷,避免运血不良。
进一步:所述弧形连接板、所述第一夹板和所述第二夹板采用钢板一体成型而成。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弧形连接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采用钢板一体成型,可使C型夹结构更加简单。
进一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球套和转动球;所述球套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所述转动球,所述调节螺栓远离其头部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球外侧壁连接,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球套外侧壁,所述球套侧壁设有与所述空腔连通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设有锁紧螺栓。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转动机构,通过球套和转动球配合可使固定板转动,从而根据患者舟骨进行调节固定板,使固定板更加牢固固定在患者的舟骨处。
进一步:所述球套包括壳体和固定圈;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为与所述转动球相匹配的半球面,所述固定圈的内侧壁为与所述转动球相匹配的半球面的大口径一端,所述壳体和所述固定圈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以使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圈的内侧壁形成所述空腔的内表面,所述第二螺纹孔设在所述壳体侧壁,所述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壳体外侧壁。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球套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壳体的内表面为半球面且壳体的内表面与固定圈的内侧壁的组合面的中心截线为优弧,能很方便将转动球安装在壳体和固定圈形成的空腔内且转动球不会脱落,同时拆卸也较方便。
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水袋通过魔术贴实现可拆卸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方便水袋的拆装,从而可方便向水袋内添加冷水或热水。
进一步:所述水袋上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有密封盖。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进水口可直接向水袋内添加热水,对患者受伤部位进行热敷,同时通过密封盖可对进水口进行密封,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舟骨导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机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60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