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42632.9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52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叶秋;黄其密;涂芷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固定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包括基板、活动板和弹簧,活动板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和半圆形槽,半圆形槽的上开口连通矩形槽的下开口,多个活动板位于基板上设有的滑槽内,相邻的两个活动板之间连接弹簧,位于滑槽内的居于两端的活动板通过弹簧连接在滑槽侧壁上,半圆形槽与医用管相适配,矩形槽侧壁间距等于半圆形槽直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医用管沿矩形槽上开口放入最终卡在半圆形槽内,通过在活动板两端分别设置弹簧连接时活动板可以摆动,避免医用管由于摆放不到位造成医用管折叠,同时来自不同方向的医用管既能被卡在半圆形槽内又能顺应医用管的朝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或者治疗时,有时候需要连接多组多条医用管,当连接过多时,往往医用管就比较杂乱,有时候一时半会难道理清,从而给患者和医护人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方便固定多根医用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包括基板、活动板和弹簧,所述活动板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和半圆形槽,所述半圆形槽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矩形槽的下开口,多个所述活动板位于所述基板上设有的滑槽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之间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槽内的居于两端的所述活动板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滑槽侧壁上,所述半圆形槽与医用管相适配,所述矩形槽侧壁间距等于所述半圆形槽直径。
进一步,所述半圆形槽内壁上粘接有半圆形弹性垫,所述半圆形弹性垫两端分别连接弧形弹片首端,所述弧形弹片能与设置在所述矩形槽侧壁上的磁条磁性连接,所述弧形弹片的尾端通过弹性绳连接在所述半圆形弹性垫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医用管沿所述矩形槽上开口放入最终卡在所述半圆形槽内,通过在所述活动板两端分别设置弹簧连接时所述活动板可以摆动,避免医用管由于摆放不到位造成医用管折叠,同时来自不同方向的医用管既能被卡在所述半圆形槽内又能顺应医用管的朝向。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医用管固定结构,包括基板1、活动板2和弹簧3,所述活动板2设有开口朝上的矩形槽4和半圆形槽6,所述半圆形槽6的上开口连通所述矩形槽4的下开口,多个所述活动板2位于所述基板1上设有的滑槽5内,多个所述活动板2依次平行排列在所述滑槽5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活动板2之间连接所述弹簧3,位于所述滑槽5内的居于两端的所述活动板2通过弹簧3连接在所述滑槽5侧壁上,所述半圆形槽6与医用管相适配,所述矩形槽4侧壁间距等于所述半圆形槽6直径,所述矩形槽4和半圆形槽6均贯穿整个所述活动板2方便医用管穿过,所述滑槽5贯穿整个所述基板1方便多个医用管穿出,所述矩形槽4和所述半圆形槽6垂直投影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426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创腹腔压测量腰带
- 下一篇:一种3D打印防护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