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静电防护的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39257.2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87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邢映彪;劳中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21/16 | 分类号: | G08B21/16;B60K15/03;B60Q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泽方誉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陈照辉 |
| 地址: | 51054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1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防护 可燃 气体 漏气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带静电防护的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活动卡设结构;检测电路板,所述检测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防静电隔板,所述防静电隔板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活动卡设结构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封闭为设置所述活动卡设结构在所述侧壁上形成的开口;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卡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本方案设有防静电隔板,可有效的隔绝静电对检测电路板上MCU的干扰,解决了MCU因静电重启的问题,提高了报警器的静电抗干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气报警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静电防护的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
背景技术
LNG,即液化天然气,具有热值大、性能高等特点。近年来,LNG已被许多国家列为首选燃料,并以每年约12%的高速增长,成为全球增长最迅猛的能源之一。由于LNG能带来非常显著的综合效益,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LNG嫩管已成为大势所趋。首先,使用LNG的车辆与燃油车辆相比,可减少90%以上的有害气体排放;其次,LNG的价格比汽油和柴油低,可大大降低使用成本;再次,LNG纯度高,燃烧充分,不产生积碳,能有效减轻零件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就是气体泄露检测报警仪器,运用于车载产品,(CNG、PNG、LNG)等燃料车(公交车、客车)使用时,当环境中可燃或有毒气体泄露时,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检测到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或中毒报警器设置的临界点时,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采取安全措施。
探测器应用在车载电器产品上时,探测器使用的环境主要为车上的储气瓶位置、加气口、加压阀、发动机仓,主要对各监测点进行控制,探测器安装于可燃气体最易泄露的地点,其核心部件为内置的可燃气体传感器,传感器监测空气中气体的浓度。探测器将传感器检测到的气体浓度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线缆传输到控制器,气体浓度越高,电信号越强,当气体浓度达到或超过报警控制器设置的报警点时,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
一些嵌入式安装的报警器大都是采用可以卡设结构固定,卡设结构为活动设计,卡设结构位置设计与壳体壁面上,活动卡设结构的位置处会留有一定间隙,静电可通过间隙击打到线路板,很难起静电抗干扰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静电防护的可燃气体漏气报警装置,其设置有U型槽结构,可有效的隔绝静电对检测电路板上MCU的干扰,提高了报警器的静电抗干扰性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带静电防护的可燃气体漏气报警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壳体的至少一对相对的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贯穿所述侧壁的活动卡设结构;
检测电路板,所述检测电路板通过所述固定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容纳腔内;
防静电隔板,所述防静电隔板扣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上并与所述活动卡设结构的位置相对应,用于封闭为设置所述活动卡设结构在所述侧壁上形成的开口;
后侧板,所述后侧板卡设于所述壳体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防静电隔板包括半封闭U型槽,所述半封闭U型槽设于所述检测电路板的上下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设于所述容纳腔的四角位置。
优选的,所述检测电路板的四角位置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供所述固定柱对应位置穿设,且所述检测电路板嵌于所述半封闭U型槽之间。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正面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上对应设置有所述检测电路板上各个指示灯的通孔,所述凹槽内设有面板标签,所述面板标签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的指示灯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通达汽车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9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戴设备
- 下一篇:板对板连接器插座、板对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