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8697.6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7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任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凯达建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3/16;F24F6/12;F24F13/24;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邓凌云 |
地址: | 45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 病房 送风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包括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所述送风管一上端与负压隔离病房的主风道可拆卸连接,送风管一与送风管二可拆卸连接,送风管一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石棉过滤层、紫外线杀菌灯、活性炭过滤层和纳米过滤层,所述送风管二上设有加湿装置,送风管二的右端内壁上固定设有风机,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吸水管、压缩空气输送管和静音气泵。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多道空进净化消毒结构,保证了流入到负压隔离病房内的空气是健康的,且送风管一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用来定期更换其内部的空气净化消毒结构部件,保证进入到负压隔离病房内的空气不会太干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压隔离病房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
背景技术
负压病房是指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的病房。其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处于有利的风向段,消毒杀菌和通风装置一直是负压隔离病房的一个必要话题,通风装置在负压病房内随处可见,比如负压病房手术室内的送风通风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负压病房手术室内的通风装置在向手术室内送风通风时,被运送到手术室内的空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人们的呼吸道不适,且对运送到手术室内的空气很难对其长久的保持住最佳的净化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困难,提供一种在向负压隔离病房的手术室内送风通风时,不但能够将空气进行加湿,还能够保持对运送到手术室内的空气长久的保持住最佳的净化效果的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包括送风管一和送风管二,所述送风管一上端与负压隔离病房的主风道可拆卸连接,送风管一与送风管二可拆卸连接,送风管一内从上到下依次设有石棉过滤层、紫外线杀菌灯、活性炭过滤层和纳米过滤层,所述送风管二上设有加湿装置,送风管二的右端内壁上固定设有风机,所述加湿装置包括水箱、吸水管、压缩空气输送管和静音气泵,所述水箱固定设置在送风管二上侧,所述压缩空气输送管位于水箱的左侧,压缩空气输送管贯穿送风管二的管壁,压缩空气输送管上端与静音气泵的出气口连接,压缩空气输送管正下方固定设有隔片,所述吸水管一端与压缩空气输送管连通,吸水管另一端延伸至水箱的内底部。
作为改进,所述隔片与压缩空气输送管下端之间通过若干个铜条连接固定,隔片上开设有若干个雾化通孔,所述静音气泵通过固定架固定设置在送风管二上,所述水箱的顶部设有注水口,方便随时向水箱内添加水。
作为改进,所述送风管二通过固定架吊在负压隔离病房的墙顶上。
作为改进,所述送风管一与送风管二之间通过法兰螺栓连接固定且连接处设有橡胶环密封,连接牢固稳定。
作为改进,所述风机与送风管二的连接处设有减震橡胶垫,起到减震降噪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设有多道空进净化消毒结构,保证了流入到负压隔离病房手术室内的空气是健康的,且送风管一为可拆卸结构,方便用来定期更换其内部的空气净化消毒结构部件,且设有专门的雾化加湿装置,保证进入到负压隔离病房手术室内的空气不会太干燥,不会造成人们的呼吸道不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的隔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隔离病房用送风设备的送风管二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凯达建筑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凯达建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869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