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6314.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9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扈广法;刘应春;杨悦;何古色;王军峰;郑志刚;孙育滨;吕靖;郭淑静;李新菊;高伟;魏旭东;陈景;刘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7/11 | 分类号: | C07C7/11;C07C11/04;C07C11/06 |
代理公司: |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0 | 代理人: | 贺珊 |
地址: | 7100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合成气 直接 烯烃 过程 再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洗系统、脱甲烷系统及再生系统,油洗系统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连接;所述油洗系统包括油洗塔,油洗塔上设有吸收剂进料口、粗产品气进料口及富吸收剂出口;所述脱甲烷系统包括脱甲烷塔,脱甲烷塔上设有富吸收剂进口、含甲烷尾气出口及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再生塔上设有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混合烯烃出口及贫吸收剂出口。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生成的粗产品气中混合烯烃、烷烃分离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乙烯、丙烯的传统生产方法主要是采用石脑油蒸汽裂解技术制取,但受石油资源与成品油需求的影响,乙烯裂解用的石脑油资源日趋紧张。因此,开发非石油路线制取低碳烯烃受到广泛关注。结合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的能源结构特征,由煤气化后的合成气为原料制取低碳烯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院士和潘秀莲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在煤气化直接制烯烃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颠覆了90多年来煤化工一直沿袭的费托路线(简称为F-T),他们摒弃了高水耗和高能耗的水煤气变换制氢过程,创造性地直接采用煤气化产生的合成气(纯化后CO和H2的混合气体),在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的作用下,高选择性地一步反应获得低碳烯烃,破解了传统煤化工催化反应中活性与选择性此长彼消的“跷跷板”难题,为高效催化剂和催化反应过程的设计提供了指南。这项成果被业界誉为“煤转化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 当CO单程转化率为17%时,低碳烃类产物的选择性达到94%,其中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的选择性大于80%。打破了传统费-托合成过程低碳烯烃的选择性最高为58%的极限(SF极限)。
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生成的粗产品气组分,包含C2~C4烯烃、C2~C4烷烃、CO、H2、CH4,任选的有Ar、N2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烯烃与这些不利组分分离难度大,目前尚未发现有针对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生成的粗产品气分离技术路线进行综合研究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
一种适合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过程的油洗和再生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油洗系统、脱甲烷系统及再生系统,油洗系统与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连接;
所述油洗系统包括油洗塔,油洗塔上设有吸收剂进料口、粗产品气进料口及富吸收剂出口;
所述脱甲烷系统包括脱甲烷塔,脱甲烷塔上设有富吸收剂进口、含甲烷尾气出口及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
所述再生系统包括再生塔,再生塔上设有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混合烯烃出口及贫吸收剂出口;
其中,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与粗产品气进料口连接,吸收剂进料口通入新鲜吸收剂;富吸收剂出口与富吸收剂进口连接,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与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连接;贫吸收剂出口还与吸收剂进料口连接。
所述油洗塔上还设有含甲烷尾气进口,所述含甲烷尾气进口与含甲烷尾气出口连接。
所述油洗塔上还设有油洗尾气出口,所述油洗尾气出口与粗产品气进料口连接。
所述合成气直接制烯烃装置的生成粗产品气管道与粗产品气进料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还依次设有粗产品气换热器及粗产品气冷却器;富吸收剂出口与富吸收剂进口的连接管线上还设有富吸收剂换热器。
所述含甲烷尾气出口与含甲烷尾气进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还设有脱甲烷塔冷凝器;脱甲烷富吸收剂出口与脱甲烷富吸收剂进口之间的连接管线上还设有脱甲烷塔再沸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63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脱模的混凝土试块模具
- 下一篇:一种农业生产用机械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