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气体采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35588.9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59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薛文涛;刘善江;王悦;孙昊;田野;陈益山;梁丽娜;邹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4 | 分类号: | G01N1/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孙楠 |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气体 采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通道气体采集装置,其包括的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和各待检测气体通道并联设置在主管路上,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和各待检测气体通道上设置有电磁阀;主管路的端部经流量计与变频气泵连接,流量计经反馈线路与电子调节控制阀连接,电子调节控制阀与变频气泵连接,变频气泵的输出端与现有气体监测仪连接;电磁阀、流量计和电子调节控制阀都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关动作,根据预先设置的开关时间控制各电磁阀的开启时间;流量计将检测到的流量信号传输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电子调节控制阀动作,由电子调节控制阀实现对变频气泵的功率微调,实现对进入现有气体监测仪流量大小的调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监测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多通道气体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相关气体环境监测科研试验、工厂运行现场监测的开展,往往需要同时对多个试验处理或者设备进行连续取样分析。目前常规做法是单台气体监测仪对应一个设备进行连续性监测,考虑到气体监测仪成本较高,这样整体气体监测成本较高,影响很多科研单位或者企业运行,而且,气体监测仪器往往需要进行标定,不同仪器间标定存在一定误差,造成监测结果的不精准。此外,目前在线连续监测即为固定时间间隔取样,间隔时间较长,造成了仪器使用的资源浪费。
因此,如何提高仪器使用效率,提高监测精度,降低仪器购买成本,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通道气体采集装置,其能实现单台仪器连续监测多个处理或者装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通道气体采集装置,其包括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待检测气体通道、电磁阀、主管路、流量计、反馈线路、电子调节控制阀、变频气泵和控制器;所述待检测气体通道设置为若干个;所述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和各待检测气体通道并联设置在所述主管路上,与所述主管路连通,且所述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和各待检测气体通道上都设置有所述电磁阀;所述主管路的端部经所述流量计与所述变频气泵连接,所述电子调节控制阀经所述反馈线路与所述变频气泵连接,所述变频气泵的输出端与现有气体监测仪连接;所述电磁阀、流量计和电子调节控制阀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控制各所述电磁阀的开关动作;所述流量计将检测到的流量信号传输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信号控制所述电子调节控制阀的动作,由所述电子调节控制阀控制所述变频气泵的动作。
进一步,还包括一壳体,各部件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空气通道、惰性气体通道和各待检测气体通道的进口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外部,所述变频气泵的输出端穿过所述壳体与所述现有气体监测仪连接。
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控制面板。
进一步,所述控制面板上设置有控制开关、触摸屏和若干指示灯;所述控制开关、触摸屏和各指示灯都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指示灯的数量与所述待检测气体通道的数量对应设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单台气体监测仪连续对多个源气体进行监测,降低仪器使用成本,提高利用效率。2、本实用新型通过单台仪器监测相对多仪器监测可以提高整体监测精度。3、本实用新型监测通道较多,可以最多实现10个气体源的连续监测。4、本实用新型可以对抽气时间和抽气流量进行调节,能够很好的满足后续气体监测仪器的使用。5、本实用新型设置有空气通道及惰性气体通道,应用过程中每次取样前可以使用惰性对管路进行清空,此外,考虑实际需要样本监测数值往往需要减去空气背景值,本实用新型设置空气通道,可以对环境背景值实时监测,通过两个通道的设立,可以提高在固定时间内监测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5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装置的支承板升降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分子衬瓦扶正插接双向防脱驱动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