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5543.1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47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杨;王金龙;张洋;张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15 | 分类号: | B62D21/1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别亮亮 |
地址: | 511458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车身 及其 传递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车身的力传递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连接部、前围板横梁、中通道、第二连接部、歇脚板、扭力盒、A柱内板及门槛;其中,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连接部、前围板横梁及中通道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一传力路径,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二连接部、歇脚板、扭力盒、A柱内板及门槛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二传力路径。上述实施例的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相比路径单一的传统的力传递结构而言,能够避免因传递路径单一引起的结构失效,能够对碰撞力进行分散,避免应力集中,避免碰撞力传递过程中对乘员舱部分的车身结构造成破坏,保证乘员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背景技术
车辆因其使用的便利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青睐。车身作为车辆一个十分重要的部件,当车辆发生碰撞时,车身对碰撞力的传递效果直接影响着车辆的安全性能。由于受到外部造型及设计空间的限制,传统的车身对碰撞力的传递路径较为单一,应力较为集中,不利于乘员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应力较为集中,不利于乘员保护的问题,提供一种车辆、车身及其力传递结构。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的力传递结构,包括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连接部、前围板横梁、中通道、第二连接部、歇脚板、扭力盒、A柱内板及门槛;其中,所述前防撞梁、所述前纵梁、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前围板横梁及所述中通道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一传力路径,所述前防撞梁、所述前纵梁、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所述扭力盒、所述A柱内板及所述门槛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二传力路径。
上述实施例的车身的力传递结构,使得碰撞力在前防撞梁、前纵梁、第一连接部、前围板横梁、中通道、第二连接部、歇脚板、扭力盒、A柱内板及门槛上进行传递,相比路径单一的传统的力传递结构而言,能够避免因传递路径单一引起的结构失效,能够对碰撞力进行分散与传递,避免应力集中,避免碰撞力的传递对乘员舱部分的车身结构造成破坏,保证乘员安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车身纵向方向,所述前防撞梁与所述前围板横梁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前纵梁的最前端与所述前防撞梁连接,所述前纵梁的最后端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前围板横梁连接,所述中通道的最前端与所述前围板横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两个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前纵梁及所述前围板横梁均连接;和/或所述中通道的最前端与所述前围板横梁的中间部位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通道包括靠近所述前防撞梁设置的前段、及远离所述前防撞梁设置的后段,所述前段的最前端与所述前围板横梁连接,所述前段的最后端与所述后段连接,所述前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后段的横截面积,且所述前段的料厚大于所述后段的料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及所述歇脚板均与所述前纵梁连接,所述扭力盒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及所述门槛均连接,所述A柱内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所述扭力盒及所述门槛均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歇脚板及所述扭力盒围设成传力腔,所述力传递结构还包括辅助传力件,所述辅助传力件设置于所述传力腔内,且所述辅助传力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扭力盒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A柱内板包括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歇脚板均连接的第一本体、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辅助传力件、所述歇脚板、所述扭力盒和所述门槛均连接的第二本体,且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二本体的厚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力传递结构还包括雪橇板,所述前防撞梁、所述前纵梁及所述雪橇板能够进行力传递并配合形成第三传力路径。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包括所述的力传递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汽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55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直插式分光机电磁铁分离结构
- 下一篇:车辆及其力传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