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烹饪器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35423.1 | 申请日: | 2020-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56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羊小亮;黄韦铭;刘化勇;邢胜华;罗飞龙;曾东;瞿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6;A47J36/38;F16J15/06;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王淑梅 |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器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内锅;锅盖组件,锅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锅盖组件包括:盖板,盖板能够盖设在内锅的锅口处;压圈,与盖板相连接,压圈位于盖板靠近内锅的一侧上,压圈与内锅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距;密封圈,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压圈和盖板之间,合盖状态下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与内锅相贴合。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烹饪器具,通过控制压圈与内锅在高度方向上的间距,能够更好地压缩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内锅贴合严密,并减小盖板、内锅和密封圈之间热量的传递距离,使密封圈能够更好的接受盖板和内锅的传热,更加快速的达到热平衡,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密封圈处的冷凝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饭煲等烹饪器具,通常在大米量烹饪米饭并食用完成有剩余米饭的情况下,对米饭在锅内较长时间的保存提出了较高的需求,米饭在锅内长时间保存过程中受锅内与外界的热交换影响,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防止米饭变质影响米饭品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饭煲,容易产生冷凝水,冷凝水滴落到米饭中易造成局部区域的米饭滴白和变质的现象,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
有鉴于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锅体包括内锅;锅盖组件,锅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锅盖组件包括:盖板,盖板能够盖设在内锅的锅口处;压圈,与盖板相连接,压圈位于盖板靠近内锅的一侧上,压圈与内锅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距;密封圈,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压圈和盖板之间,合盖状态下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与内锅相贴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锅盖组件,锅盖组件可开合地设置在锅体上,其中,锅体包括内锅,锅盖组件包括盖板、压圈和密封圈,盖板能够盖设在内锅的锅口处,压圈与盖板相连接,压圈位于盖板靠近内锅的一侧上,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压圈和盖板之间,使得压圈和盖板将密封圈夹合固定,合盖状态下密封圈的至少一部分与内锅相贴合,使得密封圈能够密封内锅和盖板之间的间隙,避免内锅中的蒸汽向外泄露;其中,压圈与内锅在高度方向上具有间距,通过控制压圈与内锅在高度方向上的间距,能够更好地压缩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内锅贴合严密,并减小盖板、内锅和密封圈之间热量的传递距离,使密封圈能够更好的接受盖板和内锅的传热,更加快速的达到热平衡,从而进一步地减少密封圈处的冷凝水。
具体地,装配时,密封圈卡合在压圈上,压圈上开有螺丝孔,盖板压合装配在压圈卡合有密封圈的一面上,盖板上设有螺丝孔,螺钉穿过盖板螺丝孔固定于压圈的螺丝孔内,实现压圈、盖板和密封圈的装配。
另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间距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
在该设计中,限定间距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也即,在高度方向上,压圈与内锅之间的距离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5mm,一方面,避免内锅与盖板之间的距离过小,小于1mm时导致压圈与内锅之间能够容纳的密封圈厚度过薄,影响密封效果;另一方面,避免内锅与盖板之间的距离过大,大于5mm而导致空间过大,造成密封圈不能被压缩到位,或是造成密封圈传热不均匀等问题,而容易在密封圈处形成冷凝水。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间距大于等于2mm且小于等于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54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