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低层建筑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4204.1 | 申请日: | 2020-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19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桂军;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桂军 |
主分类号: | E04D13/04 | 分类号: | E04D13/04;E03C1/122;E03B1/04 |
代理公司: | 沧州市宏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34 | 代理人: | 喻慧玲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层 建筑 中水 雨水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中水回用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低层建筑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其通过设置雨水回用系统,便于节约水资源,将雨水使用在节水型二次水双流冲便器这些对水质要求较低的设备中,减少饮用水的过度使用,提高使用节能性;包括雨水斗、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斗、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雨杂水自动识别过滤器、中水上水泵及系统控制器、中水上水管、顶楼消毒储水水箱、储水箱排气管、上水箱消毒及水位控件、中水回用总管、空调冷却水补充管、室内冲厕水管和节水型二次水双流冲便器,雨水收集管设置在楼房墙壁外端,并且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斗连通设置在雨水收集管上,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安装在楼房地下室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中水回用系统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低层建筑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大量水源。现在的城市一方面不断增容,导致用水量激增、水资源日渐匮乏,供需矛盾紧张,另一方面,居民的冲便及空调冷却、绿化、清洁等用水,对水质的要求较低,完全可以使用中水,而这约占生活用水需求一半的用水,仍在使用饮用水,造成饮用水的浪费,主要原因是目前市政中水都没有达到回用标准,是无法满足居民这部分用水需求的,所以发展建筑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是一种解决建筑内中水及雨水回收再利用的有效途径。
但是由于建设成本和技术水平的限制,加上人们的用水的观念还不够务实,目前建筑中水、雨水回用在建筑系统尚未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建筑中水、雨水回用系统结构单一、价格昂贵、采用率很低,这使得具有巨大利用价值雨水和杂排水,在经过这些系统处理后,不是价格高于自来水,就是水质有问题用不了,让运行方和居民都不敢使用,大量优质的雨水和杂排水资源仍被白白排掉,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更先进的建筑雨杂水回用系统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设置雨水回用系统,便于节约水资源,将中水用在冲便这类对水质要求较低的用途中,减少饮用水的浪费,提高中低层建筑中水及雨水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低层建筑中水及雨水回用系统,包括雨水斗、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斗、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雨杂水自动识别过滤器、中水上水泵及系统控制器、自动处理水箱排污管、中水上水管、顶楼消毒储水水箱、储水箱排气管、上水箱消毒及水位控件、中水回用总管、空调冷却水补充管、室内冲厕水管、节水型二次水双流冲便器和空调冷却塔补水器,雨水斗输入端设置在屋顶流水槽输出端下侧,雨水收集管设置在楼房墙壁外,并且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斗连通设置在雨水收集管的2-3楼间,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安装在楼房最底层或地下室中,雨水管与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输入端相通,并且雨杂水自动识别过滤器连通安装在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输入端,中水上水泵及系统控制器设置在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左侧,并且中水上水泵及系统控制器输入端与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左端输出端连通,自动处理水箱排污管左端与楼内雨杂水自动处理水箱右端下侧连通,中水上水管输入端与中水上水泵及系统控制器输出端连通,顶楼消毒储水水箱安装在楼房顶楼,顶楼消毒储水水箱内部设置有空腔,储水箱排气管下端与顶楼消毒储水水箱上端左侧连通,上水箱消毒及水位控件安装在顶楼消毒储水水箱内部,并且中水上水管输出端与顶楼消毒储水水箱输入端连通,中水回用总管输入端与顶楼消毒储水水箱输出端连通,中水回用总管输出端分流连通设置有空调冷却水补充管与室内冲厕水管及室外清洁绿化用水点,并且空调冷却塔补水器输入端与空调冷却水补充管输出端连通,室内冲厕水管由楼房顶楼贯穿至楼房底层,室内冲厕水管设置有多组输出端,并且每组室内冲厕水管输出端均与单层房屋内的节水型二次水双流冲便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桂军,未经张桂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42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