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34202.2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张英平;曹月;马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安市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M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马金华 |
| 地址: | 226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包括升降杆、万向轮、扶手架、趴架、U型放置槽、插孔、输液杆、挡圈、调节旋钮和挂钩,升降杆底部固定有万向轮,升降杆中上部设置有扶手架,升降杆顶部固定有趴架,趴架一侧中部设置有U型放置槽,U型放置槽内固定有U型枕或海绵垫,趴架一侧设置有插孔,插孔与挡圈插接固定,输液杆顶部设置有可旋转的挂钩,输液杆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挡圈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的升降杆和输液杆均采用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置的调节旋钮。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病人身高的不同调节高矮,也设置了输液架,方便病人趴卧的时候同时进行输液,整个装置移动方便,使用便捷,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型枕,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视网膜手术中常用气体与液体交换的方法,术后眼内填充可膨胀的惰性气体,利用气体表面张力与膨胀的力量将视网膜压紧贴平以达到视网膜复位的作用。因此术后的俯卧姿势极为重要。术后早期保持特殊卧位至少16小时,一般病人都是趴在床上保持俯卧位的,但是趴在床上时间长了之后,给心脏造成较大压力,对脖子颈椎也不好,易造成颈椎病,会特别不舒服,因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俯卧不舒服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包括升降杆、万向轮、扶手架、趴架、U型放置槽、插孔、输液杆、挡圈、调节旋钮和挂钩,升降杆底部固定有万向轮,升降杆中上部设置有扶手架,升降杆顶部固定有趴架,趴架一侧中部设置有U型放置槽,U型放置槽内固定有U型枕或海绵垫,趴架一侧设置有插孔,插孔与挡圈插接固定,输液杆顶部设置有可旋转的挂钩,输液杆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与挡圈的内螺纹相配合,所述的升降杆和输液杆均采用伸缩杆,伸缩杆上设置有用于固定位置的调节旋钮。
作为优选,所述的趴架倾斜设置,倾斜角度为与水平方向呈30°角。
作为优选,所述的万向轮为带脚刹的万向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挡圈包括挡片、螺旋管,挡片焊接在螺旋管上方,螺旋管内设置有内螺纹;挡片具有限位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包括上杆、下杆、螺纹孔和穿孔,上杆、下杆插接配合,上杆上设置有一个螺纹孔,下杆上设置有多个穿孔,调节旋钮插入穿孔及螺纹孔旋紧配合。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可以便于做完视网膜手术的病人将头置于U型枕内或者海绵垫上,因为传统的方式是直接趴在床上,时间久了,会导致别人不舒服,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可移动的U型枕装置可以使得趴床上累了的病人起床活动,可以边走边趴,或者站着趴,使得头与身体呈90°角,从而起到俯卧位的作用,而且此装置可以根据病人身高的不同调节高矮,也设置了输液架,方便病人趴卧的时候同时进行输液,整个装置移动方便,使用便捷,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挡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输液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升降杆;2、万向轮;3、扶手架;4、趴架;5、U型放置槽5;6、插孔;7、输液杆;8、挡圈;8-1、挡片;8-2、螺旋管;9、调节旋钮;10、挂钩;11、上杆;12、下杆;13、螺纹孔;14、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安市人民医院,未经海安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42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尾气颗粒物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环形炉水封槽清渣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