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加工肉松的炒松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31366.X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周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鑫阳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P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加工 肉松 炒松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肉松的炒松机,属于肉松生产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圆柱形的炒桶,炒桶底部中心设有电机带动旋转的转轴,炒桶的开口边缘搭接有横截面呈倒“U”字型的倒扣,倒扣的相对内壁分别与炒桶内壁以及外壁贴合,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肉松成品量、提高肉松良品率的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肉松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肉松的炒松机。
背景技术
肉松是将肉煮烂,再经烩制、揉搓而成的一种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用方便、易于贮藏的脱水制品。在肉松的制备过程中,烩制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在此工序内需要使用到的设备一般是炒松机,肉松半成品放入炒松机内炒一段时间后即可起锅。
由于炒松机是对肉松半成品进行炒制,因此肉松在没有翻炒的情况下容易发生炒糊烧焦的现象,而针对此种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如公告号为CN2055121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加工肉松的装置,包括圆柱形的炒桶,炒桶底部中心设有电机带动旋转的转轴,转轴上连接有位于炒桶半径方向上的刮刀,刮刀刀口紧贴炒桶内底面,炒桶内底面下方设有贴近炒桶内表面的平面状的蒸汽加热腔。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炒松机,其通过蒸汽对炒松机进行加热,并通过刮刀对肉松半成品进行翻炒,降低肉松半成品炒糊烧焦的概率。
虽然上述炒松机内的肉松在刮刀的翻炒下受热较均匀,不容易发生炒糊烧焦的现象,但是由于肉松半成品具有一定的含水率,因此肉松半成品在炒制过程中会黏附在炒桶的内壁上,黏附在炒桶内壁上的肉松半成品无法正常受热,在特定的工艺温度和时间内无法炒熟,不仅降低成品量,而且降低了成品肉松的良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肉松的炒松机,其具有提高肉松成品量、提高肉松良品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加工肉松的炒松机,包括圆柱形的炒桶,所述炒桶底部中心设有电机带动旋转的转轴,所述炒桶的开口边缘搭接有横截面呈倒“U”字型的倒扣,所述倒扣的相对内壁分别与炒桶内壁以及外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炒桶的周向滑动倒扣后,倒扣就能够将黏附在炒桶内壁的肉松半成品刮下,使得黏附在炒桶内壁的肉松半成品与炒桶内的肉松半成品混合均匀,不仅提高肉松成品量,而且提高肉松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扣位于炒桶内部的一侧边缘呈刀刃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刀刃状的倒扣边缘具有切削作用,能够将黏附较牢固的肉松半成品切下,提高肉松成品量、提高肉松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倒扣顶壁设置有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方便工作人员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穿入炒桶内部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穿入端周侧朝向把手方向固定有与把手搭接的辅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转动时,辅助杆会推动倒扣沿炒桶的开口边缘旋转,在炒肉松的同时就能够自动的将挂壁的肉松刮下,提高肉松成品量、提高肉松的良品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辅助杆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能够提高辅助杆与转轴之间的结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炒桶开口边缘的顶壁沿炒桶的轴线环绕开设有滑轨,所述倒扣朝向滑轨内设置有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轮在滑轨内滑动摩擦力较小,方便倒扣沿炒桶的开口边缘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鑫阳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漳州鑫阳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1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