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0688.2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强;许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易长乐 |
地址: | 330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屏 显示屏 智能 终端 | ||
1.一种触控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具有触控区和位于所述触控区外周的非触控区;
导电层,包括触控图案以及与所述触控图案电性连接的引线图案,所述触控图案设于所述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设于所述非触控区,所述引线图案在所述基板的边缘形成绑定部,所述绑定部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接线触头;
绝缘层,设于所述基板并覆盖所述导电层,所述绝缘层的边缘形成有外露所述绑定部的缺口;
柔性电路板,具有金手指,所述金手指包括与所述接线触头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导电触头,所述金手指覆盖所述绑定部,且所述金手指朝向所述触控区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绝缘层相对;以及
导电胶,设于所述绑定部与所述金手指之间,以电性连接所述接线触头和所述导电触头,且所述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线图案包括驱动路线和感应路线,所述触控图案包括驱动电极图案和感应电极图案,所述驱动电极图案与所述驱动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感应电极图案与所述感应路线电性连接并形成第二导电层;所述绑定部包括形成于所述驱动路线的第一部分和形成于所述感应路线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皆包括多个接线触头;所述金手指包括第一金手指和第二金手指,所述导电胶包括第一导电胶和第二导电胶,所述第一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设于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金手指之间,且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绝缘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依次叠设于所述基板的同一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所述缺口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边缘的第一缺口,所述绑定部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厚度值为6nm~10nm,所述第一导电胶和所述第二导电胶的厚度值为14nm~18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金手指和所述第二金手指位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同一侧且处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边缘并间隔。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膜具有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顺次连接形成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接线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外露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导电触头由所述第二侧面所在一侧延伸至所述第一绝缘膜背向所述基板所在一侧并通过所述导电胶与所述第一绝缘膜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具有第一侧边,所述绑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接线触头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导电触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侧边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相背的两侧,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绝缘膜和第二绝缘膜,所述第一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第二绝缘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在一侧;所述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一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缺口形成于所述第二绝缘膜的边缘以外露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导电胶由所述第一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一金手指与所述第一绝缘膜之间,所述第二导电胶由所述第二缺口延伸至所述第二金手指与所述第二绝缘膜之间。
9.一种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屏;以及
显示屏,与所述触控屏连接。
10.一种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本体,所述终端本体内设有主板;以及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显示屏,所述柔性电路板具有与所述金手指电性连接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068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斗齿铸造模具的冷却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变性淀粉包装的夹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