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儿童患者护理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30235.X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58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杰;郭婉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52 | 分类号: | A61M5/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王新爱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患者 护理 固定 装置 | ||
一种儿童患者护理固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儿童在输液时固定不牢,及舒适度差的问题;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向右的弧形左夹块,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弧形左夹块正右方且开口向左的弧形右夹块,底板上开设有位于弧形右夹块右方且开口朝上的三角形槽,三角形槽内经前后轴向的销轴连接有可左右摆动的摆动杆,摆动杆的自由端经连杆与弧形右夹块右侧铰接连接,底板后端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前后轴向的导向柱,导向柱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夹紧块;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童患者护理固定辅助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儿童患者护理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在临床输液过程中,由于儿童天生的不安分和无自理能力,对输液有一种恐惧感,由于爱动,又常引起输液针脱离血管,需要进行再次扎针,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会给儿童再次造成痛苦,目前患儿肢体固定,均采用常规固定装置,采用氧化锌胶带将针头输液管固定,再把手臂与托板捆绑,这种方法会影响肢体血液的循环,妨碍药力及时吸收,还会给患儿造成痛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患者护理固定装置,有效地解决了儿童在输液时固定不牢,及舒适度差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向右的弧形左夹块,底板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左夹块正右方且开口向左的弧形右夹块,底板上开设有位于弧形右夹块右方且开口朝上的三角形槽,三角形槽内经前后轴向的销轴连接有可左右摆动的摆动杆,摆动杆的自由端经连杆与弧形右夹块右侧铰接连接,底板后端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前后轴向的导向柱,导向柱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两个连接块之间固定连接有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夹紧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有的弧形左夹块、弧形右夹块、棘轮棘爪结构和弧形夹紧块,能够避免在输液过程中手臂乱动,对患儿造成伤害,在与患儿手臂直接接触的位置,设有固定气囊、橡胶软垫和弹性垫,既能提高患儿的舒适度,又能保护患儿皮肤不受伤害,在弧形左夹块与弧形垫板之间设有遮挡板,避免患儿视线直接接触扎针的画面,弧形垫板和托块的设置,能够提升患儿的舒适感,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结构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主视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切主视轴测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右视轴测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位于其左侧且开口向右的弧形左夹块2,底板1上滑动连接有位于弧形左夹块2正右方且开口向左的弧形右夹块3,底板1上开设有位于弧形右夹块3右方且开口朝上的三角形槽4,三角形槽4内经前后轴向的销轴5连接有可左右摆动的摆动杆6,摆动杆6的自由端经连杆7与弧形右夹块3右侧铰接连接,底板1后端设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排布且前后轴向的导向柱8,导向柱8上滑动连接有连接块9,两个连接块9之间固定连接有一个上下方向且开口朝前的弧形夹紧块10。
为了便于弧形右夹块3的滑动,所述的底板1上端设有左右方向的燕尾形杆11,燕尾形杆11贯穿弧形右夹块3且与弧形右夹块3滑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未经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302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股动脉穿刺术后按摩垫
- 下一篇:一种医用安全穿刺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