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囊加压绷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7033.X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89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金婷妍;王毛毛;张岚;谷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海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金重庆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加压 绷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加压绷带,所述的气囊加压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气囊、充气阀、压力表;所述的绷带本体两端正反面分别设有粘面和贴面;所述的气囊设于绷带本体中部表面位置,与绷带本体之间可采用粘贴固定或缝制固定方式;所述的气囊与充气阀和压力表之间分别采用通气管连接;所述的充气阀与通气管连接处还设有通气阀。其优点表现在:绷带本体表面位置的气囊可准确置于患者伤口表面,利用气囊对伤口处进行按压止血,且通过压力表显示气囊对伤口的压力大小,避免压力过大而损伤伤口或压力过小达不到止血效果;通过压力显示器的设计可定时定压的利用气囊对伤口进行按压止血,使得止血效果更佳,从而避免出现伤口积液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气囊加压绷带。
背景技术
伤口常用的止血方式有按压止血、绷带止血等,但无论是按压止血还是绷带止血方式,均无法控制对伤口按压的力度大小,从而容易导致伤口止血效果不佳或压力过大对伤口造成二次伤害。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21122760.5,申请日2017.09.04,专利名称为:一种加压止血弹力绷带。公开了一种加压止血弹力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挂扣、加固边、拉环和椭圆加压气囊,所述绷带本体的一端设置有挂扣,且绷带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挂钩,所述绷带本体的边缘包裹有加固边,且绷带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柔软条,所述柔软条的一侧设置有通气孔。该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中国专利文献:CN201120406187.7,申请日2011.10.24,专利名称为:一种心内科用腕部止血绷带,公开了一种心内科用腕部止血绷带。其特征是:包括网状腕带,网状腕带两侧设有粘扣,网状腕带中部设有充气囊,充气囊上设有加强垫,充气囊通过导气管连接有打气球。
上述专利文献CN201721122760.5中的一种加压止血弹力绷带,利用弹力绷带加压止血的原理设计而成,相比较普通的止血贴,此止血贴压力更大可以做到很好的止血效果,为患者减轻了因补液或抽血后引起皮下瘀癍的痛苦,设置了冷敷贴,能够降低患者伤口附近的温度,具有冷敷止痛的特征,该设计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而且更好为患者的止血止痛;而专利文献CN201120406187.7中的一种心内科用腕部止血绷带,则采用网状腕带的设计,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网状腕带透气性好,加强垫配合充气囊加压便于控制压力,从而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但是关于一种固定松紧可调节,以及对伤口加压止血力度可控制,且加压部位精确的一种气囊加压绷带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固定松紧可调节,以及对伤口加压止血力度可控制,且加压部位精确的一种气囊加压绷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固定松紧可调节,以及对伤口加压止血力度可控制,且加压部位精确的一种气囊加压绷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气囊加压绷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加压绷带包括绷带本体、气囊、充气阀、压力表;所述的绷带本体两端正反面分别设有粘面和贴面;所述的气囊设于绷带本体中部表面位置,与绷带本体之间可采用粘贴固定或缝制固定方式;所述的气囊与充气阀和压力表之间分别采用通气管连接;所述的充气阀与通气管连接处还设有通气阀。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绷带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表为压力显示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压力显示器表面设有显示屏、定时调节装置和出气阀,内部设有压力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利用两端正反两面的粘贴和贴面便可将绷带本体环绕固定与患者伤口周围,且可调节固定的松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海医院,未经上海长海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70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科洗眼用枕式受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儿科临床支气管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