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段式回热系统疏水近T型管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2866.7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31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高庆;屈杰;居文平;朱蓬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27 | 分类号: | F16L55/027;F16L43/00;F16L57/00;F22D1/3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李鹏威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段式 系统 疏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段式回热系统疏水近T型管,实用新型在热力系统疏水弯管处采用第一段为入口直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后连接第二段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上设置有第三段双曲型出口管结构,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的末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半球碗型蓄水封头,该结构代替传统碳素钢弯管结构,可有效降低汽液两相流中离散滴对弯管的冲蚀动量,增强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热力系统流动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段式回热系统疏水近T型管。
背景技术
当前大型热力发电厂系统设计时广泛采用回热循环,回热循环通过配置给水加热器来实现。给水加热器是提高热力发电厂经济性的重要设备。汽轮机的抽汽经过加热器管束加热给水及凝结水后冷凝将形成疏水。各级加热器的疏水由于工作压力不同依次逐级自流汇入下级加热中,最终汇集进入凝汽器。在加热器疏水自流管道中,通常设有疏水调节阀来保证各加热器水位的平衡关系。
当前工程设计中,受制于疏水调节阀选型设计、安装及制造等因素,疏水在往下级高加流动的过程中,在疏水调节阀后会因为压力急剧下降而发生气化,形成气体和液体两相同时流动的现象。且目前受电力调峰等因素的影响,发电机组低部分负荷运行时,各级抽汽间压差减小,加热器疏水自流方式下的原动力减弱,更加容易出现汽液两相流的流动特征。
当疏水调节阀后的疏水热力系统管道设置有弯管结构时,两相流中离散高速相由于惯性的原因无法改变流动方向,将直接冲击在弯管内壁面,将对会下游管道弯曲处造成明显的侵蚀冲击。由于疏水管道的通常选用造价经济的碳钢结构耐压等级较低,在两相流离散滴的冲击下,热力系统疏水弯管时常发生磨损甚至破裂的现象,危及机组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三段式回热系统疏水近T型管,能够显著提高机组热力疏水系统稳定性,保障热力系统汽水循环品质,减少了因管道内工质发生相变致使疏水结构寿命缩短,进而危及机组运行安全,有益于提升机组运行安全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入口直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后连接有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上设置有双曲型出口管结构,双曲型出口管结构的入口朝向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口直管段结构的内管壁上设置有三角形微涡发生器,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的末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半球碗型蓄水封头。
三角形微涡发生器轴向与管道流动方向平行。
三角形微涡发生器为若干三角形结构的微涡发生器,所有微涡发生器等角度布设在口直管段结构入口的内管壁上。
半球碗型蓄水封头通过法兰安装在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的末端。
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为喇叭形渐扩型结构。
双曲型出口管结构的下部与入口直管段结构相贯区间为双曲型,双曲型出口管结构的上部管段由双曲线切线构成。
半球碗型蓄水封头的直径大于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末端的直径。
球碗型蓄水封头与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末端的过渡段呈阶跃形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热力系统疏水弯管处采用第一段入口直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后连接第二段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入口直管段结构上设置有第三段双曲型出口管结构,微叭型渐扩管段结构的末端设置有能够拆卸的半球碗型蓄水封头,代替传统碳素钢弯管结构,有效降低了汽液两相流中离散滴对弯管的冲蚀动量,增强了管道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机组运行的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西热节能技术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28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气自动化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五折碳素纤维伞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