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22473.6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4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杜春志;邱致浩;任雪飞;徐光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航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9/00;E01D101/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刘玲 |
| 地址: | 3003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 结构 主体 部分 复合材料 桥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其包括主体及框架,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及两个侧部框架,主体平铺固定于框架的底部框架上,主体由若干层蜂窝夹芯结构板粘接固定而成,底部框架包括下部纵向C型梁及横向C型梁及横向工字梁,侧部框架包括上部纵向C型梁,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两侧的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上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上部纵向C型梁固定安装,两侧的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下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下部纵向C型梁固定安装,横向C型梁间隔固定于两侧的下部纵向C型梁之间,横向工字梁固定于两侧的下部纵向C型梁的端部。本实用新型承载力大,具有更小质量,更大比强度、比刚度及疲劳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新材料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减重、增加桥梁的比强度、比刚度、最大抗疲劳性能的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
背景技术
蜂窝夹层结构是复合材料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这种轻型结构材料具有最优比强度、比刚度、最大抗疲劳性能及表面平整光滑等特点,已在中国航天领域得到较为广泛地应用。蜂窝夹层结构实质上是由三种基本材料组合而成的复合材料, 这为结构人员提供了广泛改变参数以满足设计技术指标的可能性。目前,桥梁建造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为主要材料,虽然承载能力较高,但是重量过大、运输材料不方便以及在复杂地形处建造过难是其弊端之一。经检索,未找到关于拟采用蜂窝夹层结构作为桥梁的主体,碳纤维增强塑料作为桥梁的框架,保证桥梁强度与刚度,减轻桥梁重量,保证疲劳性能的复合材料桥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用复合材料以及蜂窝夹芯结构替换传统的桥梁建筑材料与结构,使桥梁在承载能力上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拥有更小的质量,拥有更大的比强度、比刚度及疲劳性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其:包括主体及框架,框架包括底部框架及两个侧部框架,所述主体平铺固定于框架的底部框架上,主体由若干层蜂窝夹芯结构板粘接固定而成,所述底部框架包括下部纵向C型梁、横向C型梁及横向工字梁,侧部框架包括上部纵向C型梁,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两个侧部框架的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均为交替布置,两侧的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上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上部纵向C型梁固定安装,两侧的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下端部分别与两侧的下部纵向C型梁固定安装,横向C型梁间隔固定于两侧的下部纵向C 型梁之间,横向工字梁固定于两侧的下部纵向C型梁的端部。
而且,所述蜂窝夹芯结构板由面板、蜂窝芯层粘接固定组成,蜂窝芯层的上、下表面固装面板。
而且,所述上部纵向C型梁为对称固装于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上端部,所述下部纵向C型梁为对称固定于竖直方管及斜撑方管的下端部。
而且,所述蜂窝夹芯结构板的面板采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碳纤维预浸料,面板与蜂窝芯层采用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胶膜胶粘剂进行粘结固定,所述蜂窝芯层为Nomex 材料的蜂窝芯层。
而且,所述构成框架的上部纵向C型梁、下部纵向C型梁、竖直方管、斜撑方管、横向C型梁、横向工字梁的材料都采用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塑料。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采用若干层蜂窝夹芯结构板作为主体,固装于框架内的底部,具有极大的弯曲刚性,结构衰减大,可以吸收更高的冲击载荷,并实现一定的缓冲作用,化解振动产生的能量,由冲击而引起的破坏停留在局部,龟裂难以扩展。
2、本实用新型的以蜂窝夹芯结构为主体部分的复合材料桥梁,构成框架的上部纵向C型梁、下部纵向C型梁、竖直方管、斜撑方管、横向C型梁、横向工字梁的材料都采用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基碳纤维增强塑料,碳纤维沿轴方向具有高强度高模量的性能,而蜂窝芯材所采用的Nomex材料又具有耐热性好、耐燃、比强度高、低温性能好、潮湿不敏感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航大学,未经中国民航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2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心内科护理用流食器具
- 下一篇:一种耳鼻喉移动注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