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1980.8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59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芳;任雪文;王茜;王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瑞芳 |
主分类号: | E04G25/06 | 分类号: | 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技术 钢筋混凝土 支撑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涉及建筑技术领域。该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螺杆,两个第一螺杆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两个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该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通过设置电机、转杆、主动锥齿、第一螺杆、从动锥齿、移动块和联动块,具备适用性广和避免拆装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大多使用脚手架进行支撑,拆装麻烦,而且施工安全系数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连廊原是中国古建的一种形式,即建筑和建筑之间的连接构筑物,上有顶,没有围护结构,连廊设置一方面出于建筑功能上的要求,它可以方便两塔楼之间的联系,同时连体具有良好的采光效果和广阔的视野而可以用做观光走廊或休闲咖啡厅等。
在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时需要对连廊的底部进行支撑,而传统的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大多使用脚手架进行支撑,拆装麻烦,而且施工安全系数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施工技术钢筋混凝土连廊施工支撑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杆,转杆外表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箱体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一螺杆,两个第一螺杆外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从动锥齿,两个第一螺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移动块,两个移动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块,箱体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个固定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联动块相适配的滑槽,箱体的上方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面与两个联动块的顶面固定连接,箱体顶面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
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加固机构均包括筒体,两个筒体的顶面均固定镶嵌有螺母,两个螺母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杆,通过设置螺母,使第二螺杆在螺母的内部旋转,从而可使第二螺杆进行升降移动,同时螺母可对第二螺杆进行限位。
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六角块,两个第二螺杆远离六角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限位块,通过设置六角块和第二限位块,六角块便于使用者对第二螺杆进行旋转,第二限位块可对第二螺杆在筒体内移动距离进行限位。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支撑板底面的两端均开设有卡槽,两个卡槽分别与两个第二螺杆相适配,通过设置卡槽,将第二螺杆插入卡槽的内部,提升第二螺杆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箱体的正面固定铰接有检修门,检修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设置检修门,便于使用者对箱体内零部件进行保养和检修。
进一步改进为,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内部均开设有与第一螺杆相适配的螺纹,两个第一螺杆远离箱体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一限位块,通过设置第一限位块,对移动块在第一螺杆上移动进行限位。
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箱体底面的四个边角处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每个移动轮的内部均设有刹车片,通过设置移动轮,可经移动轮对箱体进行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芳,未经张瑞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19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快速回收的煤矿筛选装置
- 下一篇: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