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腰间盘恢复训练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21190.X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82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翁立志;翁文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立志 |
| 主分类号: | A63B23/02 | 分类号: | A63B23/02;A63B21/06 |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刘微 |
| 地址: | 132607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腰间盘 恢复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腰间盘恢复训练器,属于健身或康复器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腰间盘恢复训练器,包括支撑架、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第四横梁、两个第一转动臂、两个握力臂、两个第二转动臂、两个拉力绳、两个前滑轮、两个后滑轮和两个配重块。本实用新型通过双手紧握握力臂,带动第一转动臂转动和第二转动臂摆动,进而通过拉力绳和滑轮升举配重块,循环往复,通过间接受力原理,筋脉传导,直接作用于人体后背、脊椎、腰部肌肉、筋脉,通过运动来调节人体腰部、肌肉、筋脉、脊椎的运动平衡,解决了腰间盘患者无法通过重力训练(重力训练会导致腰椎病越练越重,阻力训练也无明显效果)的问题,从而达到治疗和缓解腰间盘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或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腰间盘恢复训练器。
背景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腰间盘突出长期困扰人民的健康,腰间盘滑脱压迫神经,引起腰部疼痛,下肢麻木,行动不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严重者要靠服用止痛药维持日常活动。然而,吃药非但不能减轻病痛,而且会损坏胃肠、肝肾等脏器。采用手术治疗风险极高,手术失败会导致下肢瘫痪。采用物理疗法例如推拿、按摩等虽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椎间盘内压力,但暴力推拿按摩可以导致病情加重,需要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十分不便。此外,重力训练会导致腰椎病越练越重,阻力训练也无明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腰间盘恢复训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腰间盘恢复训练器,包括:
支撑架;
第一横梁,固定于支撑架前侧;
两个第一转动臂,其一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横梁的两端,其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握力臂;
两个握力臂,每个握力臂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第二转动臂的前端,每个握力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连接第一转动臂;
第二横梁,位于支撑架的顶部;
两个第二转动臂,第二转动臂的中部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横梁的两端,每个第二转动臂的后端分别连接拉力绳;
第三横梁,固定于支撑架后侧;
两个后滑轮,分别滚动在第三横梁的两端;
第四横梁,固定于支撑架前侧且位置低于第三横梁;
两个前滑轮,分别滚动在第四横梁的两端且位置低于第三横梁;
两根拉力绳,每根拉力绳分别绕过后滑轮、前滑轮后连接配重块。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臂采用伸缩结构,包括套接在一起的外臂和内臂,外臂一侧形成有螺孔,通过旋入带有螺纹的旋钮将外臂和内臂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横梁前后活动在支撑架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两侧形成有水平的、前后方向设置的滑槽,所述第二横梁的两侧连接滑杆,滑槽的侧壁形成有长条形滑孔,滑槽的上壁形成有长条形固定孔,所述第二横梁两端形成有螺纹孔,第二横梁两端嵌入滑槽内后,两侧滑杆通过滑孔伸出支撑架外并与第二转动臂转动连接,带有螺纹的旋钮通过固定孔旋入螺纹孔后将第二横梁和支撑架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由多根立柱和横梁组成。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拉力绳导向板,每侧的拉力绳导向板分别位于同侧的前滑轮和后滑轮之间且高度介于前滑轮和后滑轮的高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分别固定有防护罩,配重块上下活动于防护罩内。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罩的横截面为U形,其开口朝向支撑架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立志,未经翁立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11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沫斗
- 下一篇:一种挤压铝型材成品料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