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板面钢筋网的装配构造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0269.0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268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映丽;冯杰;王自鹏;漆光宇;何伟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5/04 | 分类号: | E04C5/04;E04C5/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卢志文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桂园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焊接 钢筋 楼板 装配 构造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板面钢筋网的装配构造节点,包括支座和板面钢筋网,所述板面钢筋网包括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所述支座组成楼板支座,支座和支座之间围成用于放置面网的面网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所述第二板面钢筋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并位于横向支座和纵向支座的相交处,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共同组合成板面钢筋网。不会导致传统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一板面钢筋之间重叠导致重复配筋的问题,施工简单,增大截面有效高度,进而降低钢筋用量,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特别涉及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板面钢筋网的装配构造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在建筑业的采用已呈日新月异之势,传统的人工绑扎,由于速度慢,料损大,质量难以保证等原因,难以适应目前高速发展的建筑产业的需要。
预制网片(钢筋焊接网)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自二十世纪初以来已被工业发达的国家所采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建筑工业化水平的提高,钢筋焊接网取代手工绑扎钢筋已是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但是,现有预制板面钢筋网包括第一板面钢筋,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支座处,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支座处,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一板面钢筋相交处相互重叠,重复配筋,有3或4层钢筋,减小了截面有效高度,导致钢筋用量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一板面钢筋不会重叠,不会重复配筋,施工简单的一种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板面钢筋网的装配构造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预制焊接钢筋网片楼板板面钢筋网的装配构造节点,包括支座和板面钢筋网,所述板面钢筋网包括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所述支座组成楼板支座,支座和支座之间围成用于放置面网的面网放置区域,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所述第二板面钢筋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并位于横向支座和纵向支座的相交处,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共同组合成板面钢筋网。
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楼板支座上,支座和支座的相交处铺设第二板面钢筋网,而且第一板面钢筋分别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两侧组成板面钢筋网,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互不影响,不会导致传统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一板面钢筋之间重叠导致重复配筋的问题,施工简单,增大截面有效高度,进而降低钢筋用量,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相交形成“L型”角隅的楼板支座,所述第二板面钢筋网放置在“L型”角隅上并位于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的相交处,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L型”角隅上并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横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L型”角隅上并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纵向一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连接形成“L型”板面钢筋网。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相交形成“T型”楼板支座,所述第二板面钢筋网放置在“T型”楼板支座上并位于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的相交处;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T型”楼板支座上并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的横向一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T型”楼板支座上,并分别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第二板面钢筋网连接形成“T型”板面钢筋网。
作为更具体的方案,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相交形成“十字型”楼板支座,所述第二板面钢筋网放置在“十字型”楼板支座上并位于横向的支座和纵向的支座的相交处;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横向放置在“十字型”楼板支座上并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沿纵向放置在“十字型”楼板支座上并分别位于第二板面钢筋网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板面钢筋和第二板面钢筋网连接形成“十字型”板面钢筋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02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焊机头
- 下一篇:一种用于四角加压光纤研磨机的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