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9776.2 | 申请日: | 2020-04-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21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余润洋;胡伟子;陈保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薪旺炭素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90/66 | 分类号: | B65D90/66;B65D88/74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成型 装置 | ||
本专利介绍了一种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包括导轨架、闸板、伸缩气缸、下料连接板、导热油循环系统、下料斗和若干连接螺栓;导轨架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框架,闸板设置在导轨架的内;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与闸板连接;下料连接板设置在导轨架上侧;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连接管、循环泵和导热油加热箱,连接管一端与闸板上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与导热油加热箱连接;下料斗设置在导轨架上。本实用新型的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能够防止电极糊原料在闸板上的粘结硬化,不影响闸板开合,便于伸缩气缸带动闸板移动,下料速度快;下料斗内的电极糊混捏料在长时间等待下料时,提高热效率及热稳定性,保证了后期产品成型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碳素行业电极糊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碳素行业中,电极糊的生产是以煅煤、石油焦、石墨碎等为原料,以液体煤沥青为粘接剂,生产过程为物理混捏成型加工,由于液体沥青的加入,在混捏完成后,下料的温度是电极糊成型的关键,在下料过程中,由于更换盛料模具的时间过长,或是其它因素影响,电极糊混料极易硬化,影响下料速度和成型质量,最终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保证电极糊在下料成型前的热稳定性,提高电极糊成型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极糊成型下料装置,包括导轨架、闸板、伸缩气缸、下料连接板、导热油循环系统、下料斗和若干连接螺栓;
所述导轨架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框架,两长边内侧沿长度方向对应设置有导槽;两长边之间设置有平行于短边的横杆,横杆设置在靠近其中一侧短边处,将导轨架分割为一大一小两个矩形框,横杆中部贯通设置有与导槽垂直对应的夹槽;
所述闸板为方形板件,内部设置有中空腔体,闸板穿过在横杆中部的夹槽设置在导轨架的小矩形框内,闸板两侧边分别设置在导槽内,闸板前侧边中部设置有与伸缩气缸伸缩杆连接的连接法兰,闸板外缘上设置有与内部中空腔体连通的连接口;
所述伸缩气缸设置在导轨架大矩形框一侧,伸缩气缸的伸缩杆水平设置,伸缩杆通过闸板前端连接法兰与闸板连接,带动闸板沿导轨架的导槽移动;
所述下料连接板为中部设置有圆形下料口的板件,下料口上设置有第一法兰,下料连接板设置在导轨架的小矩形框上侧;下料口与小矩形框中心对应设置;
所述导热油循环系统包括连接管、循环泵和导热油加热箱,连接管一端与闸板上连接口连接,另一端与循环泵连接,循环泵与导热油加热箱连接;
所述下料斗为锥形漏斗状结构,下料斗设置在上游生产工艺的电极糊混捏锅出料口下侧;下料斗出口端设置有与下料连接板上第一法兰相对应的第二法兰,第一法兰与第二法兰通过若干螺栓连接,将下料斗设置在导轨架上;下料斗锥形漏斗状的侧壁设置为内壁和外壁的夹层结构,内壁和外壁的夹层之间均匀设置有电加热丝。
具体的,所述的闸板内部设置的中空腔体为圆形,中空腔体尺寸不小于下料连接板上圆形下料口尺寸。
具体的,所述的闸板上连接口上设置有密封垫圈。
具体的,所述的下料斗侧壁内的电加热丝呈螺旋状从上往下设置在下料斗的夹层内。
具体的,所述的伸缩气缸的伸缩杆中心轴线与闸板中心线重合设置;伸缩杆前端设置有与闸板前端连接法兰相同的连接法兰;使得伸缩气缸与闸板通过连接法兰连接后,带动闸板平稳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薪旺炭素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洛阳薪旺炭素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97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润滑油箱的滚珠丝杠副结构
- 下一篇:一种沥青烟气净化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