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件凹槽的热压模具自动包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7702.5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69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邵月华;杨海天;贾智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52 | 分类号: | B29C65/52;B29L31/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00 天津市滨海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件 凹槽 热压 模具 自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凹槽的热压模具自动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压块和调节块,所述包边压块包括压紧块和连接块,且两部分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压紧块的形状结构与产品凹槽的结构完全匹配,所述连接块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调节块带有工字型滑槽,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工字型滑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的顶端固定于热压模具的上模;热压模具合模过程中,产品凹槽与包边压块的压紧块接触产生作用力,包边压块的连接块可在调节块的工字型滑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前后左右自动滑动,以调节对凹槽内表皮的压紧力,达到均匀压紧包覆的效果;该结构简单,代替了热压前的人工预包,可有效简化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内饰件凹槽的热压模具自动包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内饰件的设计更多地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产品视觉效果好的同时,更加强调好的触感、手感和舒适性,以达到用户的需求;目前,为了达到上述效果,制造商大多采用在内饰塑料骨架上包覆不同材质的表皮的方式,并且也开发出了很多种包覆工艺。现有一种热压成型包覆工艺,需要将表皮和塑胶骨架结合面涂抹胶水后烘干,再将表皮和塑料骨架置于热压模具内,通过热压模具加热系统将固态胶水融化激活,同时热压模具上、下模合模来施加一定的压力,以达到表皮牢固地粘结塑料骨架的目的。
但是,在产品带有凹槽结构的情况下,例如汽车仪表盘,需要对凹槽内的形状进行包覆压紧,如果使用现有热压模具上设置的固定式压紧结构,由于产品放置在热压模具内时,位置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当热压模具闭合时,固定式压紧结构会对表皮产生不均匀压紧,为了解决该问题,需要进行人工预包,但此过程对人员的操作要求很严格,且工艺繁杂,生产效率低,人员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件凹槽的热压模具自动包覆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车内饰件凹槽的热压模具自动包覆结构,包括:包边压块和调节块,所述包边压块包括压紧块和连接块,且两部分结构一体成型,所述压紧块的形状结构与产品凹槽的结构完全匹配,所述连接块为工字型结构,所述调节块带有工字型滑槽,所述连接块设置于所述工字型滑槽内,且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块的顶端固定于热压模具的上模。
其中,所述工字型滑槽的水平方向宽度大于所述连接块的宽度,所述工字型滑槽的水平方向深度大于所述连接块的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结构设置于热压模具的上模,热压模具合模过程中,产品凹槽与包边压块的压紧块接触产生作用力,包边压块的连接块可在调节块的工字型滑槽内进行水平方向的前后左右自动滑动,以调节对凹槽内表皮的压紧力,达到产品凹槽内的表皮被均匀压紧包覆的效果;该结构简单,可代替热压成型前的人工预包,简化了加工工序,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包边压块;2-调节块;11-压紧块;12-连接块;21-工字型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以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常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77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晶圆装载杯
- 下一篇:一种有机硅密封胶真空无尘自动上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