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4072.6 | 申请日: | 2020-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66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芬;刘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芬 |
主分类号: | A61G1/02 | 分类号: | A61G1/02;A61G1/04;A61G1/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刘亚明 |
地址: | 2775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护理 转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连接柱,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阶梯柱,所述阶梯柱的底端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顶部挡板,所述阶梯柱的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阶梯柱的侧面且位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面挡板。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阶梯柱的侧面设置有弹簧和在阶梯柱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块,能够在移动护理床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颠簸,通过床板的顶部设置有一侧可以下落和升起的活动防护栏,能够方便病人上下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转移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医院里的病人有的时候需要转移到其他病房中修养或治疗,这时候人们通常会把病人扶起,抬进另一个病房,转移一个病人往往需要多个医护人员才能够完成,而且还很费力,于是人们通过在病床的底部设置轮子,能够方便的进行转移,但是这种简单的轮子结构在运动时会产生较大的颠簸,使病床上的病人在转移的过程中很不舒服。
传统的内科护理转移装置结构简单,且使用不方便,转移病人时会让病人感到不舒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连接柱,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块,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空心连接柱的内部设置有阶梯柱,所述阶梯柱的底端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顶部挡板,所述阶梯柱的侧面且位于第一固定块的顶部设置有弹簧,所述阶梯柱的侧面且位于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面挡板,所述阶梯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床板,所述床板的底部且位于阶梯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套,所述床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支撑杆的底端贯穿底板的上表面延伸至底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顶部挡板,所述床板的顶部开设有开口槽,所述床板的底部且位于开口槽的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开口槽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部设置有滑动柱,所述滑动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活动防护栏,所述滑动柱的侧面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部设置有销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柱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自锁万向轮,所述自锁万向轮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自锁万向轮矩形阵列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支撑杆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支撑杆矩形阵列排布。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床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侧面防护栏,所述侧面防护栏的两侧边均设置为圆弧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床板的两端上表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侧面与床板的上表面之间固定连接有L型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通孔的底部贯穿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前侧面与通孔的垂直方向开设有圆形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内科护理转移装置,通过在阶梯柱的侧面设置有弹簧和在阶梯柱的底端设置有缓冲块,能够在移动护理床时不会产生较大的颠簸,且在床板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和侧面防护栏,能够在转移的过程中不会滑落病人,且在凸块与床板之间设置有多个L型把手,能够方便人们推动转移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芬,未经王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40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扩音功能的大学英语教学设备
- 下一篇:一种锻压模具触头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