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用接口和气密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2238.0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84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G01M3/28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清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用 接口 气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用接口和气密检测装置,所述通用接口包括:筒体、弹性件和卡扣,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所述筒体,待接件作用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调节两者的相对位置;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筒体外,所述卡扣和所述弹性件配合限位所述待接件。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汽车空调管路管端快锁固定装置不具有通用性的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接口和应用该通用接口的气密检测装置,适配性强,同时提高了待检测产品与气源的连接和拆除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调零部件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通用接口和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管路是汽车空调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主要零部件。随着汽车空调管路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汽车空调管路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快的按着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但是汽车管路生产过程中产品最终的气密性检测,由于汽车底盘发动机、车身等型号繁多,现如今还没有实现标准化,其管路的长度(硬管部分和软管部分)各异,而且两端接口的结构、尺寸、形状不同,同时管路走向复杂,生产过程中产品气密性能检测时,待检测产品与气源的连接和检测后与气源的拆除工作依然是人工方法来进行。因此,待检测产品与气源的连接和拆除的快速化,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具体地,汽车空调管路在焊接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管路进行一个3.2MPa的压力检测,现有技术是针对各个型号产品设计专用的气密检测接头进行检测。目前气密检测接头分为无快锁功能和有快锁功能两种:无快锁功能的,气密检测接头加工工艺复杂,连接和拆除费时费力,人员操作效率极低;有快锁功能的,锁止件本身结构复杂,锁紧和解锁较为麻烦,使用起来仍不方便。更为关键的是,现有的气密检测装置的气密检测接头都不具有通用性,为此,急需提出一种用于汽车空调管路管端的通用型快锁固定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接口仅能对应单一尺寸的待接件,通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接口和气密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用接口,包括:筒体;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筒体内,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作用于所述筒体,待接件作用于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并压缩所述弹性件以调节两者的相对位置;卡扣,所述卡扣设置在所述筒体外,所述卡扣和所述弹性件配合限位所述待接件。
本实用新型的通用接口,通过在筒体内设置弹性件,待接件可通过压缩弹性件来控制待接件和筒体的相对位置,进而方便卡扣配合弹性件限位待接件,如此可接入不同长度的待接件,提高了接口的通用性。
进一步地,所述待接件插入所述筒体内直接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待接件与所述筒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待接件通过连接组件间接作用于所述弹性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伸入到筒体内作用于所述弹性件,所述连接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筒体与所述待接件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接头和可替换套筒,所述接头位于所述筒体内部并可沿所述筒体滑动,所述可替换套筒的一端与所述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可替换套筒的另一端与所述待接件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替换套筒、接头、筒体依次连通,所述筒体与所述接头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件,所述接头与所述可替换套筒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件,所述可替换套筒与所述待接件之间设置有第四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待接件与所述通用接口连接的一端具有凸起结构,所述卡扣的卡接端可夹住所述待接件,所述待接件上的凸起结构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抵靠在所述卡扣的卡接端。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远离所述卡接端的一端铰接设置在所述筒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腾龙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2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