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混再热式零雾型冷却塔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2148.1 | 申请日: | 2020-04-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78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晖;黄光曜;黄德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光曜 |
| 主分类号: | F28C1/14 | 分类号: | F28C1/14;F28F25/00;F28F2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400 江苏省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混再热式零雾型 冷却塔 | ||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预混再热式零雾型冷却塔,属于热水循环冷却领域,它主要由冷水池、框架、收水层条型支撑梁、内置型翅片管换热模块、上进风口、下进风口、可调节型风门、干湿空气预混室、填料层、喷头、喷淋管、调速引风机组成,翅片管换热模块为干式冷却,填料冷却段为湿式冷却,该冷却装置制作简单,造价较低,传热性能强,调节余量大,使用寿命长,使用率高,可全年使用,节水节电显著、同时在不增加能耗的情况下达到零雾和防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循环水冷却系统消雾节水节能方面的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循环水冷却系统,其热水是由循环泵输送到冷却塔的喷水管里,然后经喷头向下喷撒到填料上,再和空气进行传质传热,热水冷却降温后流到冷水池供系统循环使用,空气增温增湿后,经收水器由引风机引出排到大气中去,在环境温度偏低的季节,增湿后的空气与环境空气混合后会在空中形成大量水雾,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大量的水源损失,增加运行成本。
现有冷却塔消雾的主要方法是在冷却塔上部气室内部安装设静态混合器,并在气室的塔壁上增开进风通道口和装设空气加热器,将引入的环境空气通过空气加热器加热后由侧面进入风室,再同出收水器的饱和的湿热空气利用装设在气室内的静态混合器进行混合,使之形成不饱和状态的湿热空气再排入大气,达到减少羽雾的目的,由于该型空气加热器为垂直型放置在增开的进风通道口外侧,需进一步提升入塔回流水的压头,动力消耗显著增加,同时管外为翅片易结灰,整体上传热效率低,使用效果不理想,消雾不彻底,难以实现零雾运行,而新增的干湿气体静态混合器形成的风阻大,也大幅度增加风机的动力消耗,减少入塔风量,降低了冷却塔的冷却效率,易导致冷却塔出水温度上升,因此它是一种高能耗、低效率的消雾装置;另外该装置在不需要消雾的季节里完全停用,设备利用率低,节水率低,同时换热管束易腐蚀,易冻坏、易泄漏,寿命短。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制作简单,安装方便,造价较低,传热性能强,节水节电显著、全年使用、消雾彻底的节能环保型零雾冷却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冷水池、框架、收水层条型支撑梁、内置型翅片管换热模块、上进风口、下进风口、可调节型风门、干湿空气预混室、填料层、喷头、喷淋管、调速引风机组成,其翅片管换热模块中的翅片管为三角形交叉排列,翅片管换热模块安装在收水层的条型支撑梁上方,其收水器层相邻的条型支撑梁之间的塔壁上开设的进风口为上进风口,配有可调节型的风门,翅片管换热模块的进水管与入塔回水总管相接,出水管与喷淋管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其喷淋管吊装在收水层条型支撑梁的下方,翅片管换热模块安装在收水层条型支撑梁的上方,喷淋管上方和翅片管换热模块下方的空间为干湿空气预混室。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其进入冷却塔的热水首先流入翅片管换热模块,与来自干湿空气预混室的空气先进行干式冷却换热后再流入喷淋管,再由喷头淋洒到填料上,进行湿式冷却。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其下进风口的空气上行进入填料层,与喷淋水进行热质交换变为饱和的湿热空气,继续上行进入干湿空气预混室,其上进风口的空气直接以环境干空气的形式进入塔内,横向流进干湿空气预混室,干、湿两路空气在干湿空气预混室内进行预混合,预混后的空气继续上行流经翅片管换热模块进行再次换热,管内热水被预冷,减少水分蒸发,实现节水,管外空气被进一步混合并加热,增温减湿,实现消雾。
本实用新型的冷却塔,其干湿两路空气流量的大小分别由上、下进风口的调节风门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调节,在低温季节里,冷却塔以节水消雾运行为主,增加上进风口的干空气流量,减小下进风口的空气流量,在高温季节里,冷却塔以节水降温运行为主,减小上进风口的干空气流量,增加下进风口的空气流量,上述过程中翅片管换热模块全年使用,满足冷却塔所需的节水、消雾、降温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光曜,未经黄光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21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石油开采的泥浆固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胸外科按压防护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