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用固定带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1881.1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3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 发明(设计)人: | 蒋婷;郭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朦 |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切开 管用 固定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固定带本体的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孔,固定带本体的另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通过暗扣按压在不同的暗扣孔内来适应不同粗细颈部的患者;固定带本体内设有可充气式气囊,气囊内填充表面呈凹凸不平形式的气泡膜,固定带本体的外侧且与患者颈部相背的位置设有监测气囊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表;固定带本体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微孔。本装置实用性和功能性较强,能够广泛应用在医用器材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用固定带。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是从气管颈部前壁切开,将气管套管插入气管,使患者直接经套管呼吸而形成人工气道,是辅助患者通气及进行肺部治疗的重要手段,是目前重症患者应用较为广泛的治疗和抢救措施之一。气管切开后皮肤屏障作用及无菌状态遭受破坏,且有痰液分泌物对伤口的刺激导致切口易感染,切口感染是诱发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气管切口换药是气管切开患者护理的关键措施,要求针对气管切开患者,每天进行气管切开处换药,脏了及时更换,护士换药操作与气管切开患者护理质量密切相关。但现存的气管切开固定带对护士来说,操作不方便,操作繁琐费时,操作不得当会增加患者感染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所述固定带本体的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孔,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另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通过所述暗扣按压在不同的暗扣孔内来适应不同粗细颈部的患者;所述固定带本体内设有可充气式气囊,所述气囊内填充表面呈凹凸不平形式的气泡膜,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外侧且与患者颈部相背的位置设有监测气囊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表;所述固定带本体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微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本体内侧且与患者颈部贴合位置设为U型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本体采用高分子纳米塑胶材质制作而成,且为透明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带主体的两端均设有弹性带,所述暗扣和暗扣孔均间距设置在弹性带上。
进一步地,所述暗扣设为柱状结构,所述暗扣孔设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气泡膜表面上设置有若干凸点。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检测表设置为数字显示型压力表。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将固定带本体内部设置充气气囊,并在气囊内填充带有一定缓冲作用的气泡膜,从而提高了佩戴本装置的舒适度;并且,在固定带本体上设置压力检测装置,从而便于医护人员查看患者颈部皮肤状况,实用性和功能性较强;再有,设置了暗扣形式的固定带本体在颈部上的松紧程度,使得装置使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一种气管切开套管用固定带,包括固定带本体1,固定带本体1的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孔2,固定带本体1的另一端且沿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暗扣3,通过暗扣3按压在不同的暗扣孔2内来适应不同粗细颈部的患者;固定带本体1内设有可充气式气囊4,气囊4内填充表面呈凹凸不平形式的气泡膜,固定带本体1的外侧且与患者颈部相背的位置设有监测气囊内压力的压力检测表5;固定带本体1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若干透气微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未经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广东省骨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1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肛门的清洁引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神经系统检查叩诊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