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起钉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1330.5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30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方仕儒;杨雄四;李大勇;徐陈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戎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C11/00 | 分类号: | B25C1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钉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装置、第一防滑装置和第二防滑装置;第一转轴通过固定装置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防滑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的表面;第二防滑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的表面。本实用新型的起钉器可以将接地电极快速从土壤拔出,达到省事省力和撤收的目的。本起钉器主要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起钉器与接地电极精确的配合在一起,能够将接地电极快速撤收。同时,本起钉器具有防滑装置,不易手滑,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起钉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钉器。
背景技术
起钉器作为一种大众化工具,广泛地应用在供电、家具、装饰、办公和包装等各个行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对起钉器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起钉器存在许多弊端,比如使用时容易手滑脱落,起钉器容易生锈,使用寿命不长等。同时,传统的专门针对接地电极的起钉器一般采用左右敲击接地电极的方式拔出,使土壤松散后用手直接从土壤拔出接地电极,这样会对接地电极的表面造成损伤,同时也费时费力。针对以上情况,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针对接地电极的起钉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拔起接地电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起钉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起钉器包括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固定装置、第一防滑装置和第二防滑装置;第一转轴通过固定装置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第一防滑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的表面;第二防滑装置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起钉器可以将接地电极快速从土壤拔出,达到省事省力和撤收的目的。本起钉器主要通过巧妙的结构设计,使起钉器与接地电极精确的配合在一起,能够将接地电极快速撤收。同时,本起钉器具有防滑装置,不易手滑,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固定连接。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焊接的方式分别连接固定装置和第一转轴与固定装置和第二转轴,其连接性能好,可以达到降低起钉器重量,节约材料的目的。同时焊接结构刚度大,整体性好。
进一步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固定装置的材质均为含铬和镍的不锈钢。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铬可使起钉器不易生锈,使得不锈钢具有更高的强度和硬度,大大提高起订器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镍可使起钉器耐腐蚀,改善起钉器的可焊接性和可塑性。
进一步地,第一防滑装置采用金属滚花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一转轴的表面;第二防滑装置采用金属滚花的方式固定设置在第二转轴的表面。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防滑装置和第二防滑装置均采用金属滚花工艺制成,即在同一根不锈钢转轴上制成防滑装置,转轴经过滚花后,便于把持,避免使用过程中出现手滑的情况。
进一步地,第一防滑装置和第二防滑装置均呈等距直线交叉排布。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防滑装置呈等距直线交叉排布,其防滑效果好,便于操作。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呈弧形状,其下端固定设置有缺口;固定装置内部呈U型空槽状,其空槽的直径为20mm。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装置下端的缺口便于放置接地电极,且直径为20mm的U型空槽状适宜放入合适尺寸的接地电极。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的上端到下端的距离为28mm。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高度为28mm的固定装置放置于平面上,便于和接地电极精确配合。
进一步地,固定装置内固定设置有三个凸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戎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戎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13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对燃油泵阀座进行外圆加工的工装
- 下一篇:制热结构及取暖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