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件取出治具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10606.8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91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叶善织;廖许新;卢文丁;任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造裕力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L2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安媛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出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件取出治具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推板、控制推板相对安装板活动的驱动元件以及用于夹持水口料的夹子,所述安装板面向推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入成品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推板向外伸出,所述夹子包括用于夹持主流道水口料的第一夹子和用于夹持分流道水口料的第二夹子,所述第一夹子设于安装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夹子的开口方向与安装板的背面平行,所述第二夹子穿过安装板的正面向外伸出,所述第二夹子的开口方向与安装板的正面垂直。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能够取代人工将产品从成型模具上取出,良品率高,可实现自动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件取出治具结构。
背景技术
管件产品通常采用模具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由于管件产品表面多为弧形结构,且两端具有通孔,因此注塑成型后,不便于采用吸盘机械手吸住管件产品将其从模具上取出,传统的取出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操作,但人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消耗劳动力成本,因此需要设置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能够取代人工将产品从成型模具上取出的治具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提供一种管件取出治具结构,其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能够取代人工将产品从成型模具上取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管件取出治具结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推板、控制推板相对安装板活动的驱动元件以及用于夹持水口料的夹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子包括用于夹持主流道水口料的第一夹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夹子设于安装板的背面,所述第一夹子的开口方向与安装板的背面平行,所述第一夹子包括两个第一夹块,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供主流道水口料穿过的通孔,所述通孔设于两个第一夹块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夹子还包括用于夹持分流道水口料的第二夹子。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子穿过安装板的正面向外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夹子的开口方向与安装板的正面垂直。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板设于安装板的正面,所述第二夹子穿过推板向外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板面向推板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插入成品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穿过推板向外伸出。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推板上设有供定位柱向外伸出的让位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与安装板铰接连接,所述延伸臂上设有控制安装板活动的驱动单元。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
1、通过设置用于夹持主流道水口料的第一夹子和用于夹持分流道水口料的第二夹子,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水口料更有利于夹子的夹持,同时可避免夹子与成品直接接触而夹坏成品,提高生产效率,节约人力成本,能够取代人工将产品从成型模具上取出;
2、通过设置推板,在第二安装板面向推板的一侧设有与爪子对应的定位柱,定位柱的伸出端插入成品内进行定位,避免成品在取出过程中发生变形,提高良品率,推板将取出后的成品推离第二安装板,实现自动下料。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造裕力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造裕力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06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睑板腺囊肿手术的装置
- 下一篇:智慧城市交通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