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包机内剥棉辊的清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07418.X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顺意无纺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1/02 | 分类号: | B08B1/02;B08B1/00;D01G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机 内剥棉辊 清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包机内剥棉辊的清理装置,涉及开包机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杆和驱动件,所述清理杆有多个,并且均转动于计量出棉腔的侧壁上,多个所述清理杆分别穿置于两剥棉齿之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计量出棉腔侧壁上,用于驱动清理杆的转动。当剥棉齿上的无纺织纤维过多时,在剥棉辊转动时,剥棉齿上的无纺织纤维与清理杆抵触,从而使得多出的无纺织纤维转移至清理杆上,当清理杆上的无纺织纤维过多时,转动清理杆,从而使得清理杆上的无纺织纤维在自身重力下掉落至计量出棉腔内,由于设置清理杆及时的将剥棉齿上过多的无纺织纤维进行清理,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剥棉辊对无纺织纤维的剥取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包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开包机内剥棉辊的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成套无纺织产品生产设备主要包括开包机、开松机、梳理机、铺网机和针刺机(或水刺机),开松机是将由前道工序的开包机预开松后的无纺织纤维进行开松,开松后的无纺织纤维输送至梳理机梳理并且馈送至铺网机铺网,铺网机铺网后送针刺机针刺或者由水刺机水刺,形成无纺织产品。由于从市场购入的无纺织纤维通常呈包装结实的并且体积相对较大的状况,如果不将其预先肢解,那么会导致开松机无所适从,因此在开松机开松之前需由开包机开包。
公告号为CN206089898U,公开日为20170412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开包机,包括箱体,箱体自左向右依次构成有进料腔、均棉腔和计量出棉腔,进料腔与均棉腔相通,均棉腔的上部与计量出棉腔相通。箱体的左侧开设有箱体进料口,进料腔内安装有上料帘和输送帘,输送帘的左端置于上料帘的下方,而右端探入均棉腔内。均棉腔内设置有均棉机构,均棉机构位于输送帘的右端。计量出棉腔内壁上转动有水平的剥棉辊,并且与均棉机构的右侧上部相对应。在计量出棉腔的下方连接有称重计量出料装置,称重计量出料装置下方设置有输出帘。在箱体顶部设置有均棉动力机构,均棉动力机构与均棉机构以及剥棉辊传动连接。由上料帘将呈打包状态的无纺织纤维原棉输给输送帘,由输送帘自进料腔输向均棉腔,由均棉机构中的提升角钉帘(业界习惯称“斜帘”)提取并且由对应于提升角钉帘的左侧上方设置在均棉腔内的均棉辊(通常称“打手”)保障提升角钉帘均匀地将从无纺织纤维原棉提取(扒取)的无纺织纤维向剥棉辊输送,由剥棉辊从提升角钉帘上剥取无纺织纤维并供给对应于其下方的称重计量出料装置,经称重计量出料装置完成称重计量后供给输出帘,由输出帘向开松机所在的工位输送。
当剥棉辊从提升角钉帘上剥取无纺织纤维并供给对应于其下方的称重计量出料装置时,当剥棉辊使用时间久后,剥棉辊的剥棉齿上会缠绕许多的无纺织纤维,从而使得剥棉齿难以将后面的无纺织纤维原料进行剥取,从而影响剥棉辊对无纺织纤维原料剥取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剥棉辊剥取无纺织纤维原料效率的开包机内剥棉辊的清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开包机内剥棉辊的清理装置,包括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包括清理杆和驱动件,所述清理杆有多个,并且均转动于计量出棉腔的侧壁上,多个所述清理杆分别穿置于两剥棉齿之间,所述驱动件设置于计量出棉腔侧壁上,用于驱动清理杆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剥棉齿上的无纺织纤维过多时,在剥棉辊转动时,剥棉齿上的无纺织纤维与清理杆抵触,从而使得多出的无纺织纤维转移至清理杆上,当清理杆上的无纺织纤维过多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清理杆转动,从而使得清理杆上的无纺织纤维在自身重力下掉落至计量出棉腔内,由于设置清理杆及时的将剥棉齿上过多的无纺织纤维进行清理,因此提高了剥棉辊对无纺织纤维的剥取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连接板,多个所述清理杆远离剥棉辊的一端均固定于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沿其长度方向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计量出棉腔侧壁转动连接,并且其一端延伸至计量出棉腔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顺意无纺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顺意无纺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74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锥形双螺杆粉料自动上料系统
- 下一篇:传送带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