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06343.3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高志强;张静;高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朔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S40/34 |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付石健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并网 接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连接导线与并网逆变器电性连接,且连接导线有且设置有2根,并且2根连接导线的电极分别设置为正负极,所述连接导线设置有分段,其分段穿插接线盒侧端设置的穿插口相连接,且其穿插口有且设置有4处,并且单个穿插口处设有4个固定块。该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设有接线盒,连接导线的分段处可以在接线盒内进行连接,增加了其连接效果的可靠性,且该装置设有活动杆,活动杆通过弹簧作用于接线盒与定位在4个固定块之间的横向间隙的连接导线构成弹性结构,此结构连接状态稳定,且拆装方便,让连接导线的连接效果更好,避免了连接导线分段的连接处受力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发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并网就是太阳能组件产生的直流电经过并网逆变器转换成符合市电电网要求的交流电之后直接接入公共电网。可以分为带蓄电池的和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带有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具有可调度性,可以根据需要并入或退出电网,还具有备用电源的功能,当电网因故停电时可紧急供电,带有蓄电池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常常安装在居民建筑。不带蓄电池的并网发电系统不具备可调度性和备用电源的功能,一般安装在较大型的系统上。
光伏发电并网的两个核心部件为并网逆变器和光伏组件,其之间通过导线相连接,专利号为CN201620465626.4的一种10kV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发明了一种安全可靠的一体化10kV并网接入装置,但是,其没有对导线的连接方式进行说明,用于连接并网逆变器和光伏组件的导线有时因长度问题,需要进行接线操作,而现有接线工作不够稳定,连接线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现有技术存在不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并网逆变器的接线方式不佳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包括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通过连接导线与并网逆变器电性连接,且连接导线有且设置有2根,并且2根连接导线的电极分别设置为正负极,所述连接导线设置有分段,其分段穿插接线盒侧端设置的穿插口相连接,且其穿插口有且设置有4处,并且单个穿插口处设有4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接线盒内壁底端,且4个固定块之间设有间隙,并且其竖向间隙中设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通过弹簧与接线盒内壁底端相连接,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置于4个固定块之间的横向间隙中,所述接线盒上设有盖有压盖。
优选的,所述接线盒内设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两侧平行处设有限位杆,所述连接导线分段的连接处置于固定板与限位杆之间的间隙中。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和固定板的高度小于连接导线的截面直径。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螺纹通孔,且螺纹通孔中穿插有半牙螺纹杆的螺纹部分,并且半牙螺纹杆的圆柱形部分外壁嵌合有固定盘。
优选的,所述半牙螺纹杆顶端设有相连接的把手,且把手设置为椭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半牙螺纹杆和固定盘均设置为塑料材质,且固定盘下端嵌合有绝缘胶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设有接线盒,连接导线的分段处可以在接线盒内进行连接,增加了其连接效果的可靠性,且该装置设有活动杆,活动杆通过弹簧作用于接线盒与定位在4个固定块之间的横向间隙的连接导线构成弹性结构,此结构连接状态稳定,且拆装方便,让连接导线的连接效果更好,避免了连接导线分段的连接处受力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发电并网接入装置的活动杆连接接线盒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朔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朔铭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6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