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05705.7 | 申请日: | 2020-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5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魏则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则超 |
主分类号: | B01D47/12 | 分类号: | B01D4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工程施工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的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底端设置滚轮,底板的顶端设置箱体,箱体的左端开有通孔,设置进风口,进风口与通风管连通,通风管的右端穿过箱体与出风口连通,且出风口内设置轴流风机,通风管内均匀设置横板,横板的顶端开有凹槽,横板均通过支柱与通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通风管的底端开有通孔,通孔与集水管连通,集水管与水箱连通,水箱内设置第一滤板,第一滤板的右端与垂直的隔板连接,隔板的顶端设置第二滤板,水箱的右端与水管连通,水管与水泵连通,水泵通过水管与喷头连接,喷头均匀设置在通风管的内壁顶端,该装置能够清理空气中的灰尘,结构简单,能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在集散地点处产生大量的灰尘,特备是在夏季干燥时,工地的建筑废料倾倒,或者搅拌石灰时,粉尘量较大,工人在周围工作时,环境较差,通常使用撒水的方式消除粉尘,但是会浪费大量的水资源,不利于能源节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施工除尘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端设置滚轮,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箱体,所述箱体的左端开有通孔,设置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通风管连通,所述通风管的右端穿过箱体与出风口连通,且出风口内设置轴流风机,所述通风管内均匀设置横板,所述横板的顶端开有凹槽,所述横板均通过支柱与通风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通风管的底端开有通孔,通孔与集水管连通,所述集水管与水箱连通,所述水箱内设置第一滤板,所述第一滤板的右端与垂直的隔板连接,所述隔板的顶端设置第二滤板,所述水箱的右端与水管连通,水管与水泵连通,所述水泵通过水管与喷头连接,所述喷头均匀设置在通风管的内壁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顶端右侧设置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与外接自来水连通,所述水箱的底端左侧通过水管与污垢箱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横板均倾斜放置,且靠近进风口的一端较低,远离进风口的一端较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板倾斜放置,且第一滤板的右侧较高,第一滤板的右端高度与隔板的高度齐平。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板滤孔的孔径小于第一滤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口的形状为喇叭口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喷头喷出的水流对空气中的粉尘进行沉降,通过横板进行二次沉降,使得空气中粉尘被过滤更为彻底,水流通过水箱中第一滤板、第二滤板的过滤,再次被喷出利用,实现水的循环,节约了大量的水资源,本装置结构简单,适用面光,可以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滤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滚轮;3、箱体;4、进风口;5、通风管;6、横板;7、支柱;8、轴流风机;9、集水管;10、水箱;11、第一滤板;12、隔板;13、第二滤板;14、水泵;15、喷头;16、单向阀;17、污垢箱。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则超,未经魏则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57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路桥护栏
- 下一篇:一种可拆装的汽车线束专用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