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便捷式取材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03518.5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9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仝桂慧;王蔚;赖续文;廖月华;肖南杰;李支猛;张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06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捷 取材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便捷式取材板,具有板本体,所述板本体通过支撑件相对于器材平台倾斜式放置形成一个倾斜坡,所述板本体的前侧即倾斜坡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前挡板,所述板本体的左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左挡板,所述板本体的右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右挡板;所述前挡板的底端设有若干个通孔Ⅰ;所述左挡板、前挡板和右挡板依次相接在板本体上围成一样品放置区,样品置于样品放置区后,由样品带来的液体在重力和板本体倾斜坡的作用下流向倾斜坡坡底,经由通孔Ⅰ排出板本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材速度慢,影响医生视野,不易操作,不易清洗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便捷式取材板。
背景技术
病理科是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包括手术标本取材和诊断、脱落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以及尸体剖检,为临床提供明确的病理诊断,提供病因学证据或线索;提供有关的预后因素。病理诊断报告不仅是对病变性质的定性诊断,临床医师根据病理报告决定治疗方案。病理诊断的这种权威性决定了它在所有诊断手段中的核心作用,因此病理诊断的快速、高效以及质量不仅与医生的经验相关,还与医生在各个环节的操作相关。
病理诊断的三个环节:取材规范,制片标准,诊断正确。取材是病理诊断的第一步,直接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病理科在对人体活检组织和手术标本取材时,需要用到取材板,然而目前医生所用的取材板非常简陋,通常是一块薄的塑料板或木板,随着人体组织从取材袋里流出的福尔马林或是冰冻过程中的血液、内容物流到平板上,影响取材医生的视野及取材速度。同时取材刀与取材台处于平行,不便于取材刀的用力,影响取材速度及取材质量。为此,亟需设计相应的取材用具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便捷式取材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材速度慢,影响医生视野,不易操作,不易清洗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便捷式取材板,具有板本体(1),所述板本体(1)通过支撑件相对于器材平台倾斜式放置形成一个倾斜坡,所述板本体(1)的前侧即倾斜坡底设有向上延伸的前挡板(2),所述板本体(1)的左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左挡板(3),所述板本体(1)的右侧设有向上延伸的右挡板(4);所述前挡板(2)的底端设有若干个通孔Ⅰ(1.1);所述左挡板(3)、前挡板(2)和右挡板(4)依次相接在板本体(1)上围成一样品放置区,样品置于样品放置区后,由样品带来的液体在重力和板本体(1)倾斜坡的作用下流向倾斜坡坡底,经由通孔Ⅰ(1.1)排出板本体(1)。
所述新型便捷式取材板,所述支撑件包括位于板本体(1)的后侧即倾斜坡顶向下延伸的后支撑板(5),位于板本体(1)左侧向下延伸的左支撑板(6),以及位于板本体(1)右侧向下延伸的右支撑板(7)。
所述新型便捷式取材板,所述后支撑板(5)的顶端设有若干个通孔Ⅱ(5.1)。
所述新型便捷式取材板,所述左挡板(3)为三角形板Ⅰ,所述左支撑板(6)为三角形板Ⅱ,所述三角形板Ⅰ与三角形板Ⅱ以板本体(1)的左侧边为对角线拼合为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Ⅰ;
所述右挡板(4)为三角形板Ⅰ,所述右支撑板(7)为三角形板Ⅱ,所述三角形板Ⅰ与三角形板Ⅱ以板本体(1)的右侧边为对角线拼合为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Ⅱ;
所述前挡板(2)、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Ⅰ、后支撑板(5)和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Ⅱ围成一个矩形框架,所述板本体(1)倾斜坡顶与从后支撑板(5)的顶端相接,板本体(1)倾斜坡底与前挡板(2)底端相接。
所述新型便捷式取材板,所述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Ⅰ和一体式矩形连接板Ⅱ的外侧分别设有长凹槽(8)或把手,方便取材板的取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35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屏障器
- 下一篇:一种PU自动循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