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排水路缘石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01765.1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05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巫彩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E03F5/046 |
| 代理公司: | 广州浩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76 | 代理人: | 张金昂 |
| 地址: | 514021 广东省梅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路 | ||
一种可排水路缘石,设在路面和下凹式绿地之间,包括装饰压顶层、排水砖体、混凝土层和碎石层,装饰压顶层设在排水砖体上方,排水砖体的一侧设有装饰面层,排水砖体上设有若干个方孔,方孔贯穿排水砖体,方孔的底部高于下凹式绿地的覆土,排水砖体设在混凝土层上方,混凝土层设在碎石层上方,碎石层设在路基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砌砖砌花池时,在排水砖头上设置100*100mm的方孔,让路面的雨水能够顺利排至下凹式绿地中,使得下凹式绿地能有效地收集雨水,降低了市政排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压力;本实用新型既美观又实用,采用的结构牢固耐用,值得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排水路缘石。
背景技术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用地,规划设计应响应国家关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的政策,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应用雨水收集系统,降低市政排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压力,并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措施。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中包括下凹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植草沟等。其中个针对下凹式绿地使用的排水路缘石结构过于简单,排水能力有限,当雨量过大或者雨水口堵塞时,必将导致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排水路缘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排水路缘石,设在路面和下凹式绿地之间,包括装饰压顶层、排水砖体、混凝土层和碎石层,所述装饰压顶层设在所述排水砖体上方,所述排水砖体的一侧设有装饰面层,所述排水砖体上设有若干个方孔,所述方孔贯穿所述排水砖体,所述方孔的底部高于所述下凹式绿地的覆土,所述排水砖体设在所述混凝土层上方,所述混凝土层设在所述碎石层上方,碎石层设在路基上。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砖体外表用30mm厚的1:3水泥砂浆内掺3%防水粉抹面。提高排水砖体的防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方孔的尺寸为100*100mm,每个所述方孔之间的间距为500mm,所述方孔露出所述路面的部分的高度为50mm。有利于雨水有效排入绿地。
进一步的,所述方孔的底部的坡度为3%。方便排水。
进一步的,所述方孔内壁采用1:2水泥砂浆内掺3%防水粉抹面。提高方孔内壁的防水能力。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层的厚度为100mm,所述混凝土层的强度等级为C20。更加牢固与耐用。
进一步的,所述碎石层的厚度为100mm。确保本排水路缘石的牢固,不易被大水冲垮。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的压实度≥90%。确保本排水路缘石的牢固,不易被大水冲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通过在砌砖砌花池时,在排水砖头上设置100*100mm的方孔,让路面的雨水能够顺利排至下凹式绿地中,使得下凹式绿地能有效地收集雨水,降低了市政排水管道的雨水排放压力;本实用新型既美观又实用,采用的结构牢固耐用,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路面;2、下凹式绿地;3、装饰压顶层;4、排水砖体;5、混凝土层;6、碎石层;7、装饰面层;8、方孔;9、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未经梅州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17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泥仿树藤栏杆
- 下一篇: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区用城市绿地地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