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土流失防治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01384.3 | 申请日: | 2020-04-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1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庄巧武;邓媚;陈秀娟;庄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源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A01C2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土流失 防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土流失防治架,包括主架,主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植被的固定口,主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挡风件,挡风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在主架上的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上弹性片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笔直向下延伸,支撑杆内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支撑杆,下弹性片上设置有夹块,夹块的一侧和上弹性片抵触,下弹性片的底部连接一层软膜,软膜围住主架的下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抗风性好,能够对植被起到良好的保护,提升了植被的存活率;能够对植被进行营养液输送,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能够对植被进行灌溉,功能多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土流失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土流失防治架。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在水土流失的治理方面,现在的技术主要通过水土流失防治架搭配树木的种植进行土壤的巩固,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现有的水土流失防治架结构简单,稳定性差,抗风效果差;功能较为单一,只是起到一个巩固植被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水土流失防治架,结构稳定,提升植被存活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水土流失防治架,包括主架,主架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植被的固定口,主架的外侧设置有多个挡风件,挡风件包括上下两片固定在主架上的上弹性片和下弹性片,上弹性片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笔直向下延伸,支撑杆内设置有连接通道,连接通道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支撑杆,下弹性片上设置有夹块,夹块的一侧和上弹性片抵触,下弹性片的底部连接一层软膜,软膜围住主架的下方,软膜的底部连接有固定块,软膜上形成有多个透水孔,软膜的表面覆盖一层吸水层,吸水层上设有延伸条,延伸条穿过透水孔延伸至主架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连接通道内壁设置有耐腐蚀层,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插部,上弹性片上设置有插孔,支撑杆的顶部插入至插孔内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夹块和下弹性片为一体式的结构,夹块和下弹性片内设置有储气腔,储气腔内储存有氦气;主架上设置有多个固定槽,下弹性片和上弹性片的一端均插入至一个固定槽内固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延伸条被一层硅胶层包括,硅胶层上设置有多个漏水孔,延伸条和吸水层为一体式的结构,延伸条和吸水层均采用吸水海绵制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主架的底部设置有多根定位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结构稳定,抗风性好,能够对植被起到良好的保护,提升了植被的存活率;能够对植被进行营养液输送,能够提升水资源利用率,能够对植被进行灌溉,功能多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延伸条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源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源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013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