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社区管线多腔型共构体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4721.0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70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清峰;崔海龙;王燕红;阙良刚;季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9/06 | 分类号: | H02G9/06;F16L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窦雪龙;赵燕力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社区 管线 多腔型共构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社区管线多腔型共构体,包括:主共构体,内设有多个彼此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的底壁上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管线的管线凹槽;支共构体,与主共构体连接并用于接入社区楼宇;管线转化井,相邻主共构体之间以及主共构体与相邻支共构体之间均通过管线转化井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把社区服务管线集中纳入到主共构体和支共构体内埋入地下,能够为社区服务管线提供稳定良好的存在环境,延缓管线老化和保护管道不被土壤侵蚀,延长管线寿命,同时设置管线转化井,目的是在社区管线更换、维修、增加时无需社区现场开挖,均在管线转化井内实现,也便于管线使用过程中动态管理,并对社区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社区管线多腔型共构体。
背景技术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住房模块化、粗放式发展给城市后续使用和管理埋下了隐患。社区强电弱电线缆架空盘综错节,造成漏电与火灾频发,给社区居民造成了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直埋管线腐蚀老化严重,频繁开挖更换管线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现有技术一:现有社区管线多以强弱电缆架空和供热、给排水管线直埋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
现有技术一的缺点:强弱电缆架空不但影响社区环境,其裸露空中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加速线缆外皮老化而剥落,易引发触电危险和诱发火灾,直接威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直埋管线周围环境为潮湿、微生物活跃的酸/碱/盐土壤,这会加速管线侵蚀,增加管线更换频次。同时,直埋管线更换、维修和增加管线需多次开挖,这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交通出行。
现有技术二:将管线纳入到综合管廊内,综合管廊内设置附属设施。
现有技术二的缺点:社区内服务管线相较于大市政管线体量小,单独将管线纳入到综合管廊内部,建设成本高,对社区居民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综合管廊空间大,施工方式为大开挖或盾构,施工风险大,对社区占地紧张的周围楼宇结构施工不当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社区管线多腔型共构体,以达到延长管线寿命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社区管线多腔型共构体,包括:主共构体,内设有多个彼此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的底壁上表面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容纳管线的管线凹槽;支共构体,与主共构体连接并用于接入社区楼宇;管线转化井,相邻主共构体之间以及主共构体与相邻支共构体之间均通过管线转化井连接。
进一步地,每个腔室的顶壁均设置有吊轨,且吊轨的延伸方向与对应腔室中管线凹槽的延伸方向平行。
进一步地,吊轨上安装有用于吊装管线的吊装工具。
进一步地,吊轨上安装有用于巡视管线的视频采集工具。
进一步地,主共构体采用混凝土制成,腔室包括两个强电腔室、两个弱电腔室和一个给水腔室。
进一步地,支共构体呈套管状结构,支共构体用于将主共构体中的管线接入对应的社区楼宇。
进一步地,管线转化井包括:操作空间,与主共构体相连;分支口,设置在操作空间的上方,支共构体通过分支口与主共构体连接。
进一步地,管线转化井设置有蓄水空间,位于操作空间的下方。
进一步地,管线转化井还包括安装通道,安装通道由操作空间朝向地面方向延伸,且安装通道的轴线与竖直方向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安装通道的上端口处设置有防水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47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瓶气密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拆卸式双灯LED透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