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脊髓损伤病人专用护理担架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4286.1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桂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桂清 |
| 主分类号: | A61G1/013 | 分类号: | A61G1/013;A61G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杜权 |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脊髓 损伤 病人 专用 护理 担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髓损伤病人专用护理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支撑杆,担架主体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为三节杆件结构组成,其连接部分安装有弯折卡扣,支撑杆包含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把手,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牛津革,牛津革的一侧安装有防震板,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带,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担架主体的支撑杆内侧中部安装防震板,使患者在放置于担架主体后,其脊髓部位能够平稳放置在防震板表面,患者在担架主体上放置时,能够减少脊髓部位产生晃动引起的二次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脊髓损伤病人专用护理担架。
背景技术
为救护车内装备的担架,符合病情需要,便于病人与伤员躺卧。因担架自身重量较重,一般在搬运时费力,其床体结构一般为长方形结构,通过两端扶手抬起搬运患者。
但是,对于脊髓损伤的病人进行搬运时,通常需要在抬动过程中减少晃动,从而降低对患者的脊髓部位的二次损害影响,而目前的护理担架通常是由支撑杆和牛津革组合制成,在搬运患者时因前后脚步幅度以及地面的倾斜程度,都会使得担架上的患者产生晃动,因此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脊髓损伤病人专用护理担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脊髓损伤病人专用护理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支撑杆,所述担架主体的两端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为三节杆件结构组成,其连接部分安装有弯折卡扣,所述支撑杆包含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安装有把手,所述支撑杆的内侧安装有牛津革,所述牛津革的一侧安装有防震板,所述第二支撑杆的表面安装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安装有插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的表面设置有防滑纹,所述牛津革和支撑杆为包覆设置,其边缘处设置有缝合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弯折卡扣两端设置有搭接舌,所述搭接舌的中部安装有旋转销,所述搭接舌的内侧设置有凹槽,其结构为弧形设置,所述凹槽的大小与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端部的形状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第一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通过弯折卡扣活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震板的底端安装有固定底板,所述固定底板的顶端安装有微型避震弹簧,所述微型避震弹簧的顶端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端安装有海绵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底板和第二支撑杆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底板和活动板通过微型避震弹簧弹性连接,所述微型避震弹簧为绞牙避震弹簧结构,所述活动板和海绵垫为胶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板和固定底板均为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担架主体的支撑杆内侧中部安装防震板,使患者在放置于担架主体后,其脊髓部位能够平稳放置在防震板表面,患者在担架主体上放置时,能够减少脊髓部位产生晃动引起的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弯折卡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震板结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桂清,未经吴桂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42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家用车辆尾气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间实时环绕消毒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