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92922.7 | 申请日: | 2020-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50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聂金喜;徐军;孙坤;李卓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B66C1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赤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2 | 代理人: | 龚素琴;田春雷 |
| 地址: | 5296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吊钩 防退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包括吊钩,所述吊钩靠近其开口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滑动连接有防退U型杆,所述防退U型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吊钩远离转轴的一侧套设有配重U型杆,所述配重U型杆的两端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防退U型杆和配重U型杆的两端与转轴均通过开口销连接,所述转轴、防退U型杆和配重U型杆上均设有开口销对应的贯穿口。本实用新型中可利用杠杆原理及防退钩装置的重量差实现自动挡住吊钩口,防止绳索退出发生物件坠落的安全事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设备是一种以间歇作业方式对物料进行起升、下降、水平移动的搬运机械,起重设备的作业通常带有重复循环的性质。
但是现有的起重设备吊钩一般缺少防退钩装置,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绳索退钩现象,造成重物坠落,引发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重设备吊钩一般缺少防退钩装置,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容易发生绳索退钩现象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包括吊钩,所述吊钩靠近其开口处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转动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滑动连接有防退U型杆,所述防退U型杆远离转轴的一端与吊钩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吊钩远离转轴的一侧套设有配重U型杆,所述配重U型杆的两端均与转轴滑动连接,所述防退U型杆和配重U型杆的两端与转轴均通过开口销连接,所述转轴、防退U型杆和配重U型杆上均设有开口销对应的贯穿口。
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吊钩和防退U型杆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配重U型杆的重量为防退U型杆的两倍。
优选地,所述吊钩为中空状。
优选地,所述配重U型杆远离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杆。
优选地,所述吊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杆。
有益效果:
1.工作过程中以防退U型杆为吊钩封口,利用配重U型杆自身重量压下使吊钩处于闭合状态,使用时,配重U型杆在绳索往下压的过程中向上抬起,使防退U型杆打开30°左右角度,待绳索放入吊钩后,再依靠配重U型杆的自重,使防退U型杆与吊钩开口处闭合并自锁,从而确保绳索不会退落,本实用新型中可利用杠杆原理及防退钩装置的重量差实现自动挡住吊钩口,防止绳索退出发生物件坠落的安全事故;
2.“L型”防退钩装置的“U型杆”及夹角尺寸设计,可查阅各吨位吊钩图纸及现场测绘后综合数据确定,以实现“L型”防退钩装置,安装完后能够实现自锁的防退钩功能。需进行检修时只需将开口销6拔出,在将转轴3抽出即可轻松实现解体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汇总吊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新型吊钩防退钩装置防退U型杆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钩、2固定块、3转轴、4防退U型杆、5配重U型杆、6开口销、7限位杆、8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92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